![]()
优秀的人身上通常会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如充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去补齐自身的短板等等。比如曹操在这方面是表现相当突出的,当然,这跟他身边有很多能够独当一面的人间清星也有很大关系。又比如刘备同志一辈子为什么总让人感觉比较憋屈,其实就是在基础建设上消耗的时间太多太多了,大戏都快要落幕了,他才勉强入场。
汉末历史到这个时间节点其实已经进入了官渡之战的序曲了,所以咱们最近的文章都会围绕官渡之战这个中心思想而展开,这样大家看完之后才能系统地明白曹操赢在哪里、袁绍输在哪里?
![]()
曹操和袁绍,其实兖州之战的时候就互生隔阂了。毕竟袁绍对曹操的趁火打劫,让曹操心里是很不爽的。
196年,曹操拿下大半个豫州,并刮中一张名为“汉献帝使用权”的彩票。结果这货又飘了,自封大将军,而封袁绍为太尉,大将军的级别在太尉之上,后面是发现袁绍很不开心,才把大将军的职位让给了袁绍,自己当了三公中级别的司空,兼领车骑将军。大家要对曹操这股子嘚瑟劲习以为常哈。
整个197年,曹操在宛城睡了一个天价寡妇之后,便当仁不让地去收拾袁术去了,期间安抚了孙策并拉拢了吕布,当然也被张绣一直纠缠着。袁绍没跟他直接起冲突(正在抓紧时间收尾“灭公孙瓒”项目)。
![]()
到了198年,曹操攻打张绣时,刘表支援张绣、袁绍发出要抢走汉献帝的恐怖言论,吓得曹操赶紧回许都。结果袁绍只来回写信刺激曹操,说他丢人现眼是活该,并没有发兵南下,还是公孙瓒和黑山贼把他给拖住了。
但曹操心知肚明,他的那个老大哥太恐怖了,既然这样用信息骚扰他,说明离老大哥对他动手的日子不远了。
其实真要是这个时候开战,曹操会被袁绍打得满地找牙的。此时的曹操就拥有兖州和大半个豫州,四面虽然说全是敌人,但至少全是风险。东边是青州和徐州,青州现在是袁绍的长子袁谭的,他爹的场子他肯定会帮的;徐州是三姓家奴吕布,这货不知道咋想的,又跟穷途末路的袁术勾搭上了,背刺他的可能性非常大;南面是袁术和孙策,袁术肯定不会放过他的,孙策后面也是因为生命值耗光了才没来得及发兵;西边是张绣(包括刘表)和态度不明确的西北军阀,张绣这个时候已经跟他干上了,西北军阀会不会来凑热闹不好说。北面则是此时天下无敌的袁绍。
![]()
怎么看都是一个必死之局!但就因为袁绍还要大半年时间才能整合青幽并冀北方四大州,才又让曹操有了喘息的空间。
曹操也许真的就是独受老天恩宠,就是这不到一年时间,曹操有如神助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关中被钟繇安抚了,变成他的战略支持者了,后面还帮他拖住了袁绍的并州军。张绣神奇地拒绝了袁绍而投靠了他,让他再添一分助力,少一份威胁,而且因为张绣的存在,刘表也过不来了。然后袁术死了。徐州的吕布也被他灭了,泰山郡的臧霸被他收编了,后面帮他挡住了袁谭的青州军。最南边的孙策其实也想发兵北上浑水摸鱼,但关键时刻被许贡的门客射杀了……
所以真要说命好,汉末群雄中,曹操要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
话不多说,直奔主题吧,聊聊曹操争分夺秒地解决徐州问题吧。
198年冬,刘备再次被吕布赶出小沛了(其实已经很猛了,但确实打不过),然后就北上找曹操了。曹操一见这情况,还得自己亲自出马了,于是直接进兵彭城。
彭城被围之后,陈宫说要去救,但吕布不答应。吕布已经被陈宫的习惯性出轨搞怕了。结果彭城失守。也不知道曹操是咋了?反正一到徐州脑子就不正常了,又把彭城给屠城了。
![]()
其实这个时候吕布还是有很大战略空间的,走泗水入淮河,曹操根本就不一定逮得到他。可是当初陈登代表吕布出使曹操去帮他要徐州牧的编制,结果他的徐州牧没看到影子,反倒是陈登被封为了广陵太守。人家陈登不白端曹操的饭碗,当然本质上是巴不得你吕布死,直接率兵北上,堵死了吕布的南下退路。
进退无路的吕布只好带兵出城去迎战曹操,但是出去一次被打一次,最后就躲在下邳城里当宅男了。
曹操为了减少战斗成本,就写信给吕布,小样你打不过我的,赶紧投降吧,慢了我可不认了哈!
吕布秒怂,准备开门迎接义父了。
![]()
但是,吕布你别着急,你身边还有一位算计先生陈宫没发话呢?你投降了,他怎么办呢?陈宫怕曹操恨他,死活不同意投降。咱怕别人说咱黑陈宫,所以直接上原文:
布欲降,陈宫等自以负罪深,沮其计
没办法了,吕布只好向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袁术求救,结果袁术还来感了,说吕布之前不愿意跟自己结为儿女亲家,现在又来求自己,太不要脸。吕布的使者也是直言不讳,袁总,都啥时候了,你还装?吕布死了,下一个就是你了。就这样,袁术才答应出兵救援吕布。但袁术当时已经揭不开锅了了,就是搞个阅兵仪式走走过场。
吕布以为袁术还在为他当初没把闺女嫁过去的事情生气,于是把他闺女绑马上,组织敢死队搞深夜突围,也要把闺女送到袁术那里。但被曹操一顿暴揍给揍回来了。
![]()
鬼精鬼精的陈宫一看这情况,知道吕布是跑不了了,于是又开始忽悠吕布,曹操是远道而来,跟咱们耗不起,要不你带一支部队出城驻扎,下邳城就交给我,我们互为犄角之势,保准能把曹操给耗走。
一直脑瓜子不好使的吕布居然同意了,只是还算他命好,临走之前跟他媳妇说了一嘴,结果他媳妇一听就知道这事不对劲,立马劝住了他。以前曹操待陈宫跟儿子一样,陈宫都能背叛他。现在你和陈宫的关系并不融洽,他之前不是出轨过袁术吗?现在你把下邳城交给他守,你就不担心你的老婆孩子都是他改嫁的嫁妆吗?
吕布这个二傻子总算是明白过来了:集中所有兵力都不一定守得住城,分兵能守得住吗?自己出去一次被暴打一次,你分兵出去还活得了吗?再说,你送闺女给袁术的时候已经突围过一次,成功了没?你这次能冲出曹操的包围圈吗?要是这么容易突围,陈宫他怎么不带队突围呢?怕只怕你一出城门,陈宫就下令关闭城门,等你死了之后,拿你的妻儿和下邳城去跟曹操谈判了!曹总,当初我错了,现在奉上大礼一份来求你原谅了。
![]()
是时候讲讲吕布这货,就他这智商能够在汉末混到这个时候的程度,简直就是让人不敢想象的奇迹了。这货的运气其实汉末前几的,至少比刘备、孙策那帮人都要好。
董卓进京的时候,因为多方看中丁原的并州军,所以对他开出了高价,这货拿丁原的命当了跳板。
刺杀董卓的时候,全靠董太师不信邪,媳妇的劝不听、马半仙再三示警也不管,再加上董卓的嫡系都在外面,他才顺利得手。
![]()
被打出关中之后,本来已经无家可归了,又赶上了兖州集团的全面内讧,因他得到了颍川又背靠老乡张杨的河内,成为了张邈和陈宫的理想打手。
在兖州被再次打成丧家之犬,前后又碰上刚刚接手徐州的刘备内忧外患,又一次里应外合地拿下了徐州。
在他必然会遗臭万年的时候,袁术又称帝了,曹操为了拉拢他,又给他开出了左将军的大汉官方支票,肉眼可见就要上岸了(看看张绣等人吧)。
这是老天追着喂饭吃呀!
![]()
但是,像吕布这样的人,老天喂进他嘴里的饭他都能给你吐出来,哥就是这么有个性!
前面都不说了,从他偷袭徐州说起吧!你端了人家刘备的锅,为什么又心安理得地收人家当小弟呢?你收人家刘备当小弟,为什么一见人家人马过万就去打人家呢?袁术当年把你骂得跟什么似的,你咋就愿意跟他尿到一壶呢?你既然答应把闺女嫁给袁术当媳妇,咋又临时反悔了呢?陈宫都证据确凿地要把你卖给袁术了,你为什么可以当作没事发生一样呢?刘备被你打跑,然后被曹操送回来,长达两年你都没反应,非要等人家抢你的东西你才去打他。接受了曹操的招安,稀里糊涂地打了袁术一顿,然后在关键时刻又跟曹操翻脸了……
就这样的吕布,谁能救得了他?难怪陈宫能在出轨被发现之后,还能继续玩弄他!
![]()
最后讲一讲,罗贯中把吕布塑造成汉末武力第一人这事。
大家要理解罗贯中先生,老百姓是不爱看逻辑性强的前因后果的,所以不把吕布写得特别厉害,老百姓就根本不能理解就吕布这水平也会成为一方诸侯?罗贯中先生总不能直接说吕布就是靠运气爆棚吧?另外,不把吕布写得厉害一点,先主的戏根本就出不来,你刘备厉害咋就多次被吕布赶出徐州了呢?
![]()
言归正传,其实吕布的好运气又要再次降临了,曹操围了吕布两个月,觉得没意思准备撤军了。
但不好意思,相比于曹操的好运气,你吕布还差点意思,曹操手下的谋主荀攸和郭嘉(本篇篇幅已长,所以留到孙策意欲北上的时候再聊郭嘉哈)双双建言,拿下吕布就差临门一脚了,千万不能撤军。
听话的曹操于是引沂、泗二水灌城,又过了一个月,吕布军中上下离心。吕布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反叛,抓住了头号抵抗派陈宫投降,吕布退保白门楼。曹军急攻,吕布见大势已去,令左右将他的首级交给曹操领赏,左右不忍,吕布下城投降。
![]()
吕布投降之后,想继续认曹操为义父(玩笑话哈),便臭不要脸地求刘备帮忙向曹操说情。刘备表面答应了,然后在曹操咨询他的受降意见时,直接来了一句“明公还记得丁建阳和董太师吗?”气得吕布破口大骂,说大耳贼最不讲信义……这或许是汉末最搞笑的画面了!没有之一!
吕布被处死后,就轮到处理二号匪首陈宫了。曹操又嘚瑟起来了,问陈宫,你不是挺能的吗?不是智商又富裕吗?咋被我给逮了呢?陈宫说都怪吕布不听他的话!曹操闻言大笑不纠结,就问陈宫打算怎么办?顶级聪明人陈宫知道苟且偷生已无意义了,最后给曹操下了一个套,保住了他全家人的性命。大致是,以孝治天下的人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让曹操失去了杀他家人的机会,因为他根本不给曹操反驳的时间,说完就主动赴死了。曹操拦都没拦住!
曹操你灭我全家试试,难道你想当“不仁不孝”之人?你我之间,你我之间了结,我输了我认命,都死给你看了,你还要怎样?真是个聪明人啦!
![]()
这里要解释一下罗贯中先生对陈宫的角色塑造哈,真实的陈宫其实就是一个机关算计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阴谋家,但为什么要把他包装成了仁义大气、反奸雄、爱民如子、恨吕布不争气的正面形象呢?因为小说有小说的写作手法和中心思想,就陈宫的那点破事,真要照实写,那就没法看了。关键老百姓也不懂那些高深的算计呀,罗贯中先生怎么去解释兖州叛乱的问题呢?不知能用“陈宫发现曹操是奸雄,道不同不相为谋”一笔带过?
所以,我们很多朋友其实都没有读懂《三国演义》这部伟大的历史小说,只会照本宣科地去找茬,其实这是舍本逐末的搞法,我们真正要学会的是,罗贯中先生为什么要去虚构那些情节?他这么写是为了突出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
吕布的部将中,张辽因为是关羽的山西老乡,所以被保下来了,而另一位悍将高顺却死于人情世故了。但这些都暂且按下,因为咱们接下来要说一个对曹操至关重要的人——臧霸。
臧霸是泰山豪族出身,流水的军阀,铁打的青徐老大臧霸,这位爷是汉末的一个异类,土匪起家最后得了善终,关键是人家还一直是一股谁也不敢招惹的独立势力。直到曹操去世,都没敢动他那一亩三分地。
臧霸为什么这么牛呢?一是他会做人,二是他的部下彪悍,三是他站的码头非常关键,给曹操雪中送炭过。没有他,后面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会非常头疼的。
![]()
臧霸是为了救他那个狱卒的爹而带了十几个兄弟劫狱并杀了当地太守而出道的,杀人之后直接上山当土匪了。因为带领十几个兄弟吓跑一百多个狱卒而在当地扬名,又孝顺又勇猛,这样的山东大汉,大家爱了。
黄巾起义爆发后,臧霸带着他的泰山兵(于禁也是带的泰山兵)兄弟投靠陶谦,并靠战功拿下了“骑都尉”的正式编制。然后开始扩大队伍,变成了徐州的一伙编外大势力。反正陶谦是不敢给他甩脸子的。
后来曹操蹂躏徐州,臧霸泰山匪帮趁乱占领了琅邪国,并和吕布达成了合作关系。这次曹操灭吕布,臧霸其实也出兵支援吕布了,只是吕布迅速落败,臧霸又迅速接受了曹操的招安。
![]()
曹操为什么能招安臧霸呢?第一个是给出价码相当高,分琅邪、东海为城阳、利城、昌虑三郡,任命臧霸为琅邪相,吴敦为利城相、尹礼为东莞太守、孙观为北海太守、孙康为城阳太守,把青、徐二州全部托付给了臧霸。上述这些人都是臧霸的兄弟。第二个是所有土匪骨子里都是渴望被招安的,臧霸之前投靠陶谦、吕布其实都是这个意思。
那么,曹操为什么愿意花这么大成本招安臧霸呢?因为于禁带着泰山兵已经在曹操那里打出名号了(濮阳之战反抽骁勇的青州军),曹操对臧霸和他的泰山兵很是期待。其次是因为袁绍即将来袭,曹操急需一个猛男帮他顶住东面的战略压力,主要就是青州方面的袁谭。
![]()
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曹操在巨大压力面前也开始学会转性子了。要是他像当初对待张绣一样对待臧霸,那又完犊子了。人家臧霸可不像张绣,张绣的兵源是西北兵,死一个就少一个,臧霸可是就在泰山周围,家乡子弟兵源源不断,真跟你曹操死磕,你曹操不死也要脱层皮。
这个时候要解释一下“臧霸为什么不去投靠当时赢面更大的袁绍”的问题,这就是汉献帝那块金字招牌在发挥作用了。土匪山贼其实心思很简单,既然都是招安,为什么不接受朝廷的招安呢?包括钟繇定关中、黑山贼投奔曹操,其实都是汉献帝的金字招牌在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赶在大战来袭的前夕,曹操又解决了两个巨大的风险漏洞,徐州(后面被刘备摆了一道,吓出一身冷汗)和青州问题。
后面的故事很长很精彩,所以就不在这里总结了,敬请期待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