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5“老人年龄新标准”出来了,到底多少岁是老年人?有定义了

0
分享至

一听到“老年人”这仨字,很多人本能地想回避,特别是刚过50、60的人,听到别人叫一声“老人”,心里直接不乐意。有些人外表精神、身体硬朗、脑子清楚,干啥都不比年轻人差,咋就被划入“老年”队伍?

但过去标准就是60岁以上就算老年人,让人再怎么不愿意,也得被硬塞进那个标签里去。但从2025年起,这个老标准终于动了。



新版里明确,65岁及以上才算老年人,这一下子把无数人从“老年人”队伍里拉了出来,也引起了不少讨论。

这次标准的调整,并不是为了“哄”人高兴,更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了很强的数据基础和社会现实支撑。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制定的新标准,明确将65岁设为“老年人”界线。



这和以往60岁为分界的做法不一样,也不是随便一改,是参考了多个国家的老龄划分标准,同时结合了中国人均寿命、健康状况、劳动力延迟趋势,以及生活方式变化等多项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有建议,随着人类寿命延长,老年人的起始年龄也应当顺延,不应再机械地沿用几十年前的划分。



以前那个60岁的界限,其实是根据计划经济时代的退休年龄设的。那时候生活节奏慢,劳动强度高,医疗水平差,平均寿命也不过65岁左右。60岁一退休,基本也差不多该养病了。

但现在完全变了。中国人均寿命已经接近79岁,很多60岁的人不但没病,还在打工、创业、旅游、跳广场舞。



以往“60岁等于老年”的标准早就不适应现实。尤其是健康寿命的提高,让不少60岁的人在身体机能、社交能力、工作能力上和年轻人差距并不大。

从生理角度讲,人体在40岁以后确实开始进入慢性退化期,包括骨质流失、肌肉减少、内脏功能下降等,但这种变化是渐进的,不是某一天突然变成“老人”。



65岁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分水岭,在医学研究中,很多慢性病的高发期也集中在65岁后,这时候人的代谢速率明显下降,心肺功能减弱,慢病负担明显上升。

而60岁前的这段时期,现代医学普遍认为属于“初老期”,有退化趋势但不影响自主生活和工作。把65岁定为老年起点,是对当前人口健康状态的合理反映。



再从社会角度看,不少行业已经开始延迟退休,比如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教育系统等,大量60岁以上的从业者仍在活跃。

他们经验丰富、精力充沛,强行划为“老年人”反而打击积极性。而新标准给了他们一个更准确的定位,让这部分人群心理上更舒服,也更愿意参与社会活动。



更重要的是,60岁和65岁这五年,对一个人心理认同有很大影响。如果还被贴上“老年”标签,很多人会主动放弃锻炼、社交、参与感,这对健康反而不利。

不少人担心标准改了,会不会影响养老、退休、福利?目前来看,新标准只是人口学和健康管理上的划分,并不会立刻影响退休政策。



退休年龄是否调整,要看国家整体劳动力结构、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速度来决策。而“老年人”的定义,更倾向于公共卫生和社会服务的管理,比如老年健康干预、慢性病筛查、康养服务覆盖人群等。把标准从60调到65,是让真正需要重点照顾的人得到更多资源,而不是平均对待所有60岁以上的人。

从国际趋势看,很多国家早就将65岁设为老年分界,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在统计学和公共服务体系中均采用65岁作为基础标准。



而中国的这次调整,也是向国际看齐的表现。考虑到寿命延长和健康状况改善,这是大势所趋。接下来很多公共政策、服务体系也将逐步以此为依据,进行适当的年龄分级管理。

这次标准变更的背景,是中国社会整体进入中高龄社会后的主动适应。60岁的人不再代表“老”,而是进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拥有时间、有经验、有能力去继续生活。



身体是否健康,不是年龄说了算,而是日常怎么过。把老年人的标准设在65岁,是社会对个人能力的尊重,也是一种积极老龄观的体现。不是让人晚一点变老,而是让人活得更长、活得更健康。

在笔者看来,这次标准调整比想象中更重要。它让人们看清楚了一个事实:年龄不是“老”的标志,状态才是。



一个60岁满面春风、腰不弯眼不花的人,根本就不该被叫“老年人”;而一个55岁天天躺着不动、情绪压抑的人,比谁都老。别再用数字定义人生,把自己活得清醒、积极、有劲头,这比啥都管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研究[J].人口研究,2025,49(1):17-26. [2]中国老年人健康状态报告(2025年版)[R].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司,2025年. [3]积极老龄观与延迟衰老的公共健康路径探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4,58(12):1121-1127. [4]65岁老年人标准与健康干预措施的关系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4,32(10):951-958. [5]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老年人定义调整的建议文件[S].2023年版. [6]老年分龄管理在社区健康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5,28(3):346-351.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魏建军:炒作电动车的资本已经走了

魏建军:炒作电动车的资本已经走了

大象新闻
2025-11-15 09:30:21
缅北女魔头魏榕:建立血牛库,别墅藏帅哥,不听话就赏“肉灵芝”

缅北女魔头魏榕:建立血牛库,别墅藏帅哥,不听话就赏“肉灵芝”

刀刃故事
2024-10-08 23:39:48
全胜夺冠!上海三人男篮全运会展现强大统治力

全胜夺冠!上海三人男篮全运会展现强大统治力

上观新闻
2025-11-15 21:08:12
一骑绝尘!全运会男子200米蛙泳:覃海洋2分07秒69轻松摘金

一骑绝尘!全运会男子200米蛙泳:覃海洋2分07秒69轻松摘金

全景体育V
2025-11-15 19:51:59
一位7年护工自白:只要老人进了养老院,九成以上就再也回不了家

一位7年护工自白:只要老人进了养老院,九成以上就再也回不了家

小怪吃美食
2025-11-14 08:01:04
动真格了:敢闯我领空?直接击落!

动真格了:敢闯我领空?直接击落!

陆弃
2025-11-14 08:15:03
悲催!嘉兴一母亲哭诉:25岁女儿留学而归,执意嫁给大20岁的男人

悲催!嘉兴一母亲哭诉:25岁女儿留学而归,执意嫁给大20岁的男人

火山诗话
2025-11-13 06:47:04
家里托关系找的工作有多抽象?网友:真离谱,这是什么家人

家里托关系找的工作有多抽象?网友:真离谱,这是什么家人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4 00:10:03
剧组成员揭秘:一线女明星也是正常人,会找剧组内的帅哥私约

剧组成员揭秘:一线女明星也是正常人,会找剧组内的帅哥私约

小莫哥哥野钓日记
2025-01-01 09:54:15
河北灭门案更多“诡异细节”流出,疑家属早知情,凶手家属曝更多

河北灭门案更多“诡异细节”流出,疑家属早知情,凶手家属曝更多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5 20:48:40
惊讶!33岁内马尔将当爷爷!足坛传奇背后的人生争议与性教育深思

惊讶!33岁内马尔将当爷爷!足坛传奇背后的人生争议与性教育深思

史海流年号
2025-11-15 13:45:51
日本右翼势力对薛剑发出死亡威胁!中国要求驻日使馆人员避免外出

日本右翼势力对薛剑发出死亡威胁!中国要求驻日使馆人员避免外出

娱乐督察中
2025-11-15 12:45:40
李湘与香港英皇电影公司老板杨受成在一起

李湘与香港英皇电影公司老板杨受成在一起

陈意小可爱
2025-11-16 01:55:14
精彩!4X100混合接力上演神仙打架 林雨薇提前圆梦梁小静伤情堪忧

精彩!4X100混合接力上演神仙打架 林雨薇提前圆梦梁小静伤情堪忧

劲爆体坛
2025-11-15 21:50:04
俄总理返回莫斯科后,普京下令了:即日起,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俄总理返回莫斯科后,普京下令了:即日起,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历来纵横
2025-11-15 01:09:39
国家出手了!大批公立医院将转型,2.2亿老人看病能否更方便?

国家出手了!大批公立医院将转型,2.2亿老人看病能否更方便?

Hi科普啦
2025-11-14 10:45:55
青岛企业“老三”: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元,仅次于海尔、海信

青岛企业“老三”: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元,仅次于海尔、海信

火星人杂谈
2025-11-14 18:16:26
让日本开第一枪

让日本开第一枪

求实处
2025-11-14 21:40:03
外交部:任何势力胆敢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都是痴心妄想、螳臂当车

外交部:任何势力胆敢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都是痴心妄想、螳臂当车

澎湃新闻
2025-11-14 18:02:26
中国最大央企领导调整!

中国最大央企领导调整!

新浪财经
2025-11-15 10:41:02
2025-11-16 06:08:49
呼呼历史论
呼呼历史论
分享有趣的历史
276文章数 156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数码要闻

华为Mate 80全系支持3D人脸识别,同期还有高端“二合一平板电脑”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