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美国在台协会”(AIT)处长谷立言拜会中国国民党新任主席郑丽文而来。双方会后态度谨慎,话语四平八稳,但岛内外舆论却早已炸开了锅。
因为就在郑丽文会后发布的英文声明中,有一句话引发了巨大争议:“任何改变两岸现状的做法,都必须尊重两岸人民的意愿。”这真的只是一次普通的外交礼节性拜会吗?美国对台政策,是否真的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变?
![]()
事件的起点可以追溯到数日前。郑丽文自就任国民党主席以来,一直处于舆论和政治的双重夹击中。她的两岸政策立场被外界高度关注,尤其是在她多次公开反对将台防务预算提高到GDP的5%之后,更是引起美方警觉。
岛内媒体一度传出,美国对她的当选“并不满意”,甚至可能短期内对她“冷处理”。然而现实却完全相反,美方不仅没有冷处理,还主动登门拜访。
![]()
就在11月12日下午,谷立言特地前往国民党中央,展开了长达一个小时的闭门会谈。据透露,会谈内容围绕两岸关系、美台互动、区域安全等多个方面展开。而会后,郑丽文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则英文声明,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正是那句“任何改变现状的举措都必须尊重两岸人民的意愿”。
岛内知名时事评论员张竞第一时间指出,这句话的分量极重。它不仅模糊否定了“台独”主张中“一边一国”的设定,更带有某种程度的“承认两岸同属一中”的意涵。如果美方没有在第一时间澄清或否认,那在外交语言中,就已经等同于“默认”。
![]()
更令人玩味的是,24小时后,这条贴文仍未被删除或修改。这是否说明,美方正在有意调整其对台政策,从过去的“不支持台独”,渐渐向“反对台独”靠拢?
谷立言在会中强调“美国不寻求台海对抗或冲突”,并多次提到“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避免战争”,这些话看似老调重弹,但在当前紧张局势下,显得尤为敏感。
时间如果往前再推一个月,另一个重要信号就浮现出来了。今年10月,中美两国防长在一次会晤中,中方防长董军当面向美国提出明确要求: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台独”。
![]()
几乎同时,美国保守派智库兰德公司发布了一份重磅报告《稳定美中竞争》。长达115页的报告中,罕见地提出美国应“明确不支持台独”,甚至建议“支持中国大陆实现渐进式和平统一”。
这个建议,瞬间震动了整个战略研究圈。兰德公司一向以鹰派作风闻名,多年来为五角大楼提供台海兵棋推演服务,立场一直偏向强硬。
这一次却突然“温和”,理由也很直接——美方若介入台海冲突,所要付出的代价将远远高于收益。不如支持大陆实现和平统一,既能避免核大战,又能维持国际声誉。
![]()
这番话,简直就是给特朗普政府打预防针。特朗普在二度上台后,延续了“美国优先”的思路。对台政策也转向实用主义,嘴上说“支持台湾”,但骨子里更倾向于“台湾自费自保”。
郑丽文的崛起,正好迎合了这一气氛。她多次公开反对提高军费、倾向两岸和平接触,还在近期打破国民党传统,参加统派组织的“秋祭”活动。
这一举动,直接震动岛内政坛。过去多年,“秋祭”活动都是统派象征性的仪式,国民党高层几乎从未参与。马英九执政八年,都未曾踏足。
![]()
郑丽文此次亮相,被岛内媒体称为“政治震撼弹”。绿营当然第一时间跳出来批评,连国民党内部都出现了保守声音。但最意外的是,美国人也坐不住了。
坊间传出,郑丽文在参加这场活动之前,AIT就已对她进行“约谈”。虽然没有公开证实,但美方对她近期言行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
尤其是她公开宣布有意访问大陆,并表达希望国民党“改变中间路线”,这些举动都让华盛顿提高了警觉。但美国这次并没有选择强硬施压,反而低调处理,甚至主动登门拜访。
![]()
谷立言的登门,本身就透露出极强的政治信号。在台媒看来,这是美方展现“软中带硬”的策略。一方面通过会谈传达警讯,一方面也不愿激化矛盾,避免郑丽文彻底倒向大陆。
这也是为什么防务预算这个敏感话题,在会谈中被刻意回避。毕竟,国民党在“立法院”已是第一大党,未来是否通过对美有利的法案,也要看郑丽文的态度。
谷立言强调“避免战争”,还邀请郑丽文“适时赴美交流”。这看似礼貌的邀请,其实也有试探意味。美方希望了解郑丽文的真实立场,更希望她不要带头反对军购计划。
![]()
有评论指出,美国虽然表面讲和平,实际还在不断兜售军火。如果国民党不配合,美方的军售计划将受阻。
这次会谈,还有一个细节令人深思。谷立言在会中没有否定“尊重两岸人民意愿”的说法,反而强调“现状的改变必须和平处理”。
这是否意味着,美方也不再坚持“两岸互不隶属”的立场?换句话说,美国是否已经默认两岸属于一个中国的框架,只是不愿明讲?
![]()
从军事到政治,再到外交语言,美方的态度确实在发生微妙变化。就在这场会谈结束不久,岛内媒体又爆出郑丽文计划保留国民党驻美代表处,表明她并未彻底“倒向大陆”,依然希望在美陆之间保持某种灵活空间。这种策略,被岛内称为“亲美和陆”,但现实中却愈加艰难。
美国的支持,从来不带感情。美国只需要一个“听话的棋子”,不需要一个有主见的政治力量。过去民进党“乖乖听话”,美方就送军购、送谈判。
![]()
如今赖清德上任后多次“越线行为”,让美国感到不安。《时代》杂志曾罕见发文批评赖清德“鲁莽”,这背后其实就是美国希望换一张更“听话”的面孔。
郑丽文的出现,给了他们一个新选择。她不是激进派,也不是“台独”势力的应声虫,这正好符合当前美方“和平控场”的目标。
但问题在于,郑丽文的“和平”理念,更倾向于两岸融合,而非“维持现状”。这就让美国陷入两难:继续支持民进党,可能引发冲突;支持郑丽文,又可能加速两岸统一。
![]()
岛内政局的博弈,已经不只是蓝绿之争那么简单。每一个动作,每一场会谈,甚至一句话,背后都牵连着中美的战略角力。郑丽文的“一句话”,不仅引发舆论哗然,更让外界开始思考:美国对台政策,是否真的“换挡”了?
这一切的背后,其实也反映出大陆战略耐心的效果正在显现。当美国开始认真评估台海冲突代价,当智库开始建议“支持和平统一”,当岛内政治力量开始向大陆靠拢,这些都说明,中国的和平统一战略正在逐步发挥作用。美国或许还在试图“维持现状”,但现实早已悄悄改变。
![]()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法改变统一的最终走向。郑丽文的会谈,只是这条大势中的一环。
未来的风向,或许还会继续变化,但方向不会偏离。两岸和平不是靠外国承诺,而是靠中国人自己走出来的。郑丽文会见美国高官后的一句“尊重两岸人民意愿”,引发了外界对美对台政策转变的诸多猜测。
![]()
从近期美方表态、智库报告到岛内政局变化来看,美国确实在调整其对台策略,但仍未跳出“战略模糊”。中国需要做的,就是坚定走好自己的发展道路,团结国内,凝聚民心,最终实现国家完全统一。
信息来源:
[1]“美国在台协会”将约郑丽文会谈,台媒称美方急于确认蓝营对防务预算立场 参考消息
[2]郑丽文提“二二八”和解,喊话民进党“历史不该成斗争工具” 东南网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