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初冬的哈尔滨街头,一款外形酷似红肠的公交卡意外成为全城焦点。11月初,哈尔滨城市一卡通公司联合当地文创团队推出限量版“红肠公交卡”,整张卡按照红肠的真实外形设计,采用圆柱形外壳、红褐色外皮,顶部还印有精致的“哈尔滨红肠”字样,造型逼真到让不少人第一眼以为是真食物。这款公交卡上线后,短时间内在地铁站和线上售卖渠道被抢购一空,许多市民排队购买,社交平台上也迅速出现了“红肠公交卡开卡实拍”相关话题。
![]()
据了解,这款“红肠公交卡”不仅仅是创意纪念品,而是一张具有真实支付功能的全国交通联合卡,可在全国三百多个开通互联互通的城市使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等地。市民持卡不仅能乘坐公交和地铁,还能在部分出租车、共享单车系统中刷卡使用。官方介绍称,该卡的设计灵感源于哈尔滨独特的饮食文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游客在使用中感受城市的地域符号和文化记忆。
在首发当天,哈尔滨中央大街地铁站的售卖窗口前排起了长队,许多市民笑称“买卡比买红肠还难”。工作人员介绍,首批限量两千张,上午九点开售,不到半小时就全部售罄,随后在线商城同步发售的批次也被抢空。现场购买者中既有哈尔滨本地人,也有不少游客,他们表示这张卡既实用又有纪念意义,不少人打算留作城市伴手礼送给外地朋友。
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年轻人拿到卡后立刻拍照发朋友圈,有人特地将“红肠公交卡”和真正的红肠放在一起拍照对比,照片一度引起误认。官方发布的产品照片显示,卡体采用柔性硅胶材质包裹,内部是标准IC芯片结构,可通过NFC识别刷卡,兼顾耐磨与防水功能。为了确保通行安全,卡身还印有微型二维码供查询余额和挂失服务。
在社交平台上,“红肠公交卡”迅速成为哈尔滨的城市话题之一。许多网友留言调侃称“这大概是最容易被误咬的公交卡”,还有网友晒出自己把卡当钥匙扣、冰箱贴、摆件的照片。部分商家也嗅到商机,在旅游纪念品店推出了“红肠造型套装”,其中除了公交卡外还包括钥匙扣、
手机壳、冰箱贴等衍生产品。哈尔滨文旅部门表示,这次创意产品的推出是城市文化推广的一次新尝试,希望用更年轻、更生活化的方式让人们记住哈尔滨的味道。
目前,第二批“红肠公交卡”正在加紧生产,预计将在冬季旅游旺季前再次上架,届时将结合冰雪节推出限量版包装。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还会考虑推出“冰棍”“啤酒”“大列巴”等哈尔滨特色主题公交卡系列,让城市交通卡成为流动的文化名片。随着事件持续发酵,“红肠公交卡”不仅成了哈尔滨新的网红纪念品,也带动了地方特色文化的再次关注。
对此,网友冻梨不怕冷评论:“以后找不着公交卡得先闻一闻,看看是不是放冰箱那根。”
网友打卡王回复:“可别真当零食吃了,一刷地铁门卡都懵了。”
网友东北文创局回复:“建议下一款做‘冻豆腐’造型,冬天能卖断货。”
网友旅行青蛙回复:“红肠也能变公交卡,哈尔滨脑洞永远在线。”
创意源于生活,文化在传递中焕发新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