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的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上,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莫高义发表主旨演讲。
![]()
(一)
莫高义开宗明义地指出,面对汹涌澎湃的科技革命浪潮,如何抓住机遇、变革图强,提高主流媒体生产传播能力,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应当讲,讲话通篇可谓是字斟句酌,指导性、方向性和引导性极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讲话中每个论点的陈述,均是经过雕章琢句,是基于当前传统媒体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进行阐述,有着极强的指导性;其二,讲话对于主流媒体变革中的路径实践有着清晰的引导性,不务“虚”,聚焦实际问题娓娓道来,有着更强的现实性。
早在2025年5月27日,在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分论坛上,莫高义在主旨演讲中重点谈了四点意见,即: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媒体系统变革、以强化用户服务驱动内容生产传播、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以传播效果评价增进改革创新动能。
两篇讲话虽是“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同一个主题,但各有侧重。第一篇讲话更多为战略层面的部署,从变革的必要性、急迫性与目标和面临的挑战一一道来。
比如,讲话强调媒体系统变革必须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持续推动,要有一张变革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显然,这是对变革的急迫性进行了阐述;同时,讲话强调要以传播效果评价增进改革创新动能,这是从变革目标的层面进行了阐述。
而第二篇讲话则更多从战术层面进行了层层解码,以变革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关键节点进行了阐述,并对极易忽视的重点问题进行了重点强调。
两篇讲话均为当前主流媒体如何在科技革命与深化改革交织的时代背景下破局前行,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不仅是对行业现状的深刻洞察,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擘画。
(二)
讲话强调,紧紧抓住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新机遇。
讲话首先谈到传媒行业与科技进步历来相伴相生,正与我们所常说的“广播电视因技术而生、因技术而兴”一脉相承。
讲话以此为开篇,要求“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以技术创新推动传播创新,以智能之力激发创造之力”。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媒介生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和规律,这就要求主流媒体必须摒弃观望心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全过程。
显然,这并非简单的工具叠加,而是一场旨在“激发创造之力”,重塑主流舆论格局的深刻变革。
在此背景下,如果说系统性变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那么,技术创新正是庞大工程中的重要推动力。而其最终目标,就是通过技术赋能,使主流媒体能够“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这意味着,拥抱AI已从“选择题”升级为关乎媒体生存发展与使命担当的“必答题”,也标志着主流媒体的深度融合已从渠道、平台的浅层融合,进入以智能技术驱动系统性变革、服务国家战略的深层阶段。
这也正是讲话所强调的“必须坚定地做行动派、实干家,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的题中之义。
(三)
讲话强调,要推进技术运用,加快媒体数字化转型。
应当讲,这部分讲话从机制重塑、数据筑基、人才驱动等方面,为“如何做”提供了具体而系统的路线图,既强调了从技术应用到组织架构的全链条革新,又阐述了实践路径。
讲话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那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战略引擎’”。这就提示我们,技术不应是零敲碎打的打补丁,而应是驱动系统性变革的根本动力,要在全链条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方能实现事半功倍的功效。
如何实现媒体数字化转型?讲话提出了更具实践性的解读。
第一,机制重塑是关键。讲话要求,要建立健全适应全媒体发展、有利于新技术运用的管理架构、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真正实现内容一体化生产、技术一体化支撑、经营一体化统筹。
需要注意的是,“真正实现内容一体化生产、技术一体化支撑、经营一体化统筹”是机制重塑的关键。
如果从传统媒体个体案例来讲,原有的传统意义上的部门设置已经不适应系统性变革的实际需要,甚至成为一种阻碍。部门林立、业务分散,最后的结果是掣肘现象严重。此前很过广播电视台适用过的工作室制度,算是变革中的1.0版本,而现实需求来看,还需要更大力度的改革,才能逐步适应变革的需要。
总之,机制重塑实质上是要求打破传统媒体内部可能存在的壁垒,形成资源高效配置、协同作战的有机整体。
第二,数据筑基是核心。讲话要求,要做好主流媒体内容数据、用户数据、公共数据的采集标注,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广大用户构筑坚实可靠的数据底座。
可以说,在智能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精准的数据分析与应用是实现个性化推荐、精准传播和科学决策的基础。从发展的角度来讲,这也是传统媒体的短板,是必须要补上这一课的关键所在。
第三,人才驱动是根本。讲话要求要加强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培养更多既懂内容采编又懂技术应用的专业化人才,充分激发采编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
在智能时代的今天,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终究是人,只有激发采编、经营与技术人员的创新活力,才能将技术潜力转化为卓越的传播力、影响力。
(四)
讲话强调,要筑牢安全屏障,有效防范技术风险。
在鼓励大胆创新的同时,讲话特别强调了筑牢安全屏障的极端重要性,这充分体现了发展与安全并重的辩证思维。
讲话要求,确保主导权与安全性,提出要“为我所用、以我为主”,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这意味着在利用先进技术时,必须掌握主动权,防止在关键环节受制于人,确保传播导向的正确与可控。
讲话要求,捍卫新闻生命线,重申要弘扬深入调查、精编细校的优良作风,坚决维护新闻真实性和媒体公信力。
主流媒体的重要使命与职责决定了,无论如何变革、技术如何演进,真实永远是新闻的生命,公信力永远是基石。技术必须服务于内容质量的提升,而不能成为稀释专业性、损害真实性的借口。
讲话要求,要加强宣传引导,旗帜鲜明抵制技术滥用行为,增强全社会的科学素养和网络素养,为新技术规范使用和行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这要求媒体自身成为规范使用技术的表率,并引导公众辨别信息真伪,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为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培厚土壤。
莫高义的讲话清晰地勾勒出在智能时代主流媒体变革的路线图,那就是以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科技为突破口,以系统性、一体化的数字化转型为路径,以坚守安全底线和新闻真实性为保障。
显然,这是一条在创新中发展、在变革中坚守的道路。对于整个传媒行业而言,这既是一次顺应时代的系统升级动员,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必须担当好的新时代文化使命宣言。
“智能聚力,系统变革”,正当其时,更需笃行不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