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产品牌,能在方便面这种“寸土寸金”的赛道里活到今天,本身就是奇迹。
别人是靠营销、靠明星、靠铺天盖地广告火起来的,而它是一步一步从废墟里爬出来的。
甚至有几年,它差点关门,厂房里冷得能看到白气,仓库里堆的货卖不出去,账上连发工资的钱都不够。
![]()
可它就是挺住了。没有人替它撑腰,没有外国资本托底,更没有耀眼的广告去站台。
可是它却从谷底翻上来,再悄悄变成如今年营收几十亿,被无数消费者称为“良心国货”。
它就是——白象。
白象能一次次被击倒,又一次次站起来,它到底凭什么?
01
九十年代的食品厂,和今天的现代工厂完全不像。
当时的白象,就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厂,院子里铺着破旧的青石板,墙角的油污常年刮不掉,从设备到管理,全都跟不上时代。
用老员工的话说:“那时候的白象,就是个随时可能倒的厂。”
人换了五拨,亏损越滚越大,谁来谁掉泪,谁干谁头疼。
到了最惨的时候,连厂门口的小卖部老板都不愿赊账给白象员工,因为大家都担心这个厂明天就停工。
白象快撑不住了,这时,一个叫姚忠良的人来了。
![]()
不同于普通干部,他身上有股倔劲,退伍出身、基层起步,习惯了硬骨头的活儿,对烂摊子不怕,对压力也不躲。
第一次走进白象,他看着满院子的破设备,沉默了十几分钟。
有人忍不住劝他:“你条件那么好,没必要背这黑锅。”
可姚忠良只回答了一句:“厂是烂的,人不能烂。”
那一年,他接下了别人避之不及的位置,把白象这口气重新提了起来。
02
当时的方便面市场早已被康师傅、统一占满,广告铺天盖地,商超货架上挤都挤不进去。
白象的面不是不好吃,而是没人知道。
姚忠良看明白了,白象缺的不是配方,而是被看见的机会。
于是出现了商业史上少见的一幕,厂长带着大学生员工,人手一摞方便面、一辆小推车,跑到街头巷尾给人发面,甚至当场煮面给路人吃。
![]()
夏天热得汗能滴进锅里,冬天冷得筷子都冻手,有人嫌他们吵,有人觉得他们掉价,甚至有人直接把试吃扔地上。
但他们就是不退缩,因为这是一家已经没有退路的厂唯一的办法。
靠着这种笨办法,白象的第一批用户被“硬生生啃出来了”。
销量涨了,渠道有了,经销商找上门,白象第一次从亏损线上爬了上来。
这段经历直到今天还被老员工津津乐道:“市场是跪着求出来的,不是坐着等来的。”
03
丢掉掌控权的教训,让白象懂得了“命要抓在自己手里”。
第一波成功后,白象快速扩张,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资本闻风而来,投资是好事,可资本永远不会只当财神爷,它要权、要话语权、要执行权。
为了让白象发展得更快,姚忠良咬牙引入了外部资金。
谁知,正是这一步,让他慢慢失去了对企业的控制。
会议上别人拍桌子,他必须忍;决策要他签字,他没资格改;甚至连工厂未来做什么产品,他都说不上话。
这对一个把厂当孩子养的人来说,几乎是莫大的侮辱。
后来某一次会议上,他被当众否决,他默默地摘掉胸牌,离开了会议室,那一天,白象真正失去了灵魂人物。
![]()
离开后的几年,白象的产品越来越少被提起,市场动作变慢,不再创新,品牌气势逐年下滑。
消费者看到超市货架:康师傅、统一等等,然后才是白象,没有人比白象更清楚,姚忠良走后,企业就像船没舵,越漂越远。
终于,白象内部意识到:“再不把他请回来,这个牌子就完了。”
姚忠良回到白象的那天,厂里很多老员工眼眶都红了,可这次他不再是那个“白手起家的小厂长”,他提出的条件非常明确:
我要有绝对主导权;我要改制;我要把白象重新端回中国人自己手里。
管理层全部点头。自此,白象感谢资本,也决定再也不迷信资本。
04
比赚钱更难的,是撑住“良心两个字”。
姚忠良重新掌舵后,第一件事不是扩规模,不是跑融资,而是回到最根本的三件事:
产品要硬、质量要稳、团队要信。
白象后来推出的大骨面,就是那几年最耀眼的代表作,汤浓、料足、口味实在,一推出就冲进全国前三。
但让白象真正赢得口碑的,是它悄悄做了很多别人不会做的事。
第一:不乱涨价,不偷工减料。
很多方便面品牌会偷偷把面饼减重、把调料减少,白象不干。有人问为什么不跟着“行业规则”走?
姚忠良说:“食品这件事,没有第二次良心。”
第二:坚持自己检验,标准比国家线更高。
白象的质检线,在业内几乎是公认的“变态级”,只要有一处不合格,不讲条件,直接销毁。
![]()
第三:招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残障员工。
白象给他们岗位、给他们尊严、给他们能靠自己生活的机会,企业高层对他们的称呼不是残疾人,而是“自强员工”。
这件事没人宣传过,直到有媒体报道,人们才知道:
原来一家低调的方便面厂,在最不被看见的地方,做着最有温度的事。
第四:面对外资诱惑,坚定地说不。
有日本企业开出优厚条件,只想占股分利,白象一句不答应,因为姚忠良太清楚,只要外资进来,白象迟早会变成别人的棋子。
正是这些日积月累的选择,让白象在无数风浪里站得稳、扛得住、活得久。
所以当国潮崛起、民族品牌被重新看见的时候,许多消费者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白象。
不是因为它广告做得好,而是因为大家知道:这家企业靠的是良心。
05
有些品牌,不是被时代成就,而是靠骨气挺出来的。
白象的一生,就是一个中国品牌的缩影:
被市场揍过、被资本挤压过、被巨头围剿过、被用户忽视过,可它一次次撑住了。
不是因为命好,而是因为它知道什么东西不能丢。
产品扎实不能丢;质量底线不能丢;品牌尊严不能丢;民族企业的骨气更不能丢。
所以如今的白象不是最强、不是最大、不是最赚钱,但它是中国消费者口碑里“最值得尊敬”的那一类。
![]()
一个企业能活几年,靠的是运气,能活几十年,靠的是格局,能活成别人愿意保护的品牌,靠的是良心。
白象之所以还能站在货架上,是因为无数人心里有一句话:愿意吃便宜的,但绝不愿意吃没有心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