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极目新闻报道,2025年深秋的华盛顿,一则司法界的消息比寒流更让美国建制派心惊——88岁的联邦法官马克·沃尔夫递交了辞呈。这位里根在1985年亲手任命的司法元老,在岗位上坚守四十载后,用最决绝的方式表达抗议。辞职次日,他在《大西洋月刊》的撰文字字泣血:“尼克松搞违法勾当还懂得遮掩,特朗普却堂而皇之摆上台面,这是对我五十年司法信仰的背叛。”
沃尔夫的愤怒并非空穴来风。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司法系统成了最直接的“改革”目标。上任头一个月,30名参与国会山骚乱案调查的联邦检察官被集体解雇,理由一栏干干净净。紧接着,18名负责监督政府腐败的监察长被扫地出门,FBI公共腐败调查小组直接解散。这种清洗速度,连当年推行“水门事件”调查的检察官都咋舌——那时候的总统再嚣张,也不敢如此明火执仗地斩断监督链条。
更让老法官无法容忍的是司法的工具化。特朗普公开给司法部下指令,对政敌的调查要“快准狠”,对亲信和金主却要“高抬贵手”。石油巨头在海湖庄园宴会上砸下10亿美元竞选资金,转头就拿到了撤销环保法规的承诺,而司法部对此视若无睹。对比尼克松时期“偷偷摸摸”的窃听,沃尔夫的比喻一针见血:“过去是暗箱操作,现在是光天化日抢银行,还让警察帮忙望风。”
白宫的回应把对立推向新高。就在沃尔夫辞职当天,司法部副部长托德·布兰奇公开喊话年轻律师,要加入打击“流氓激进法官”的“战争”。这话说出来,等于把美国三权分立的基石踩在脚下。要知道,建国先贤设计分权制衡体系时,就是怕总统权力过大无法约束,现在总统直接把法院当成“敌人”,这套运转两百年的系统正在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连素来被嘲讽“反应迟缓”的前总统拜登,都忍不住在奥马哈的集会上拍了桌子。“我知道他会带个拆除球来,却没料到是拆白宫、拆宪法的重炮。”拜登的批评直指核心——特朗普不仅要把白宫东翼改造成宴会厅,更要拆掉美国民主的承重墙。这位82岁的民主党前总统,罕见地和里根任命的法官站到了同一阵线,足见特朗普的操作已经突破了党派分歧的底线。
特朗普的“底气”来自选票,也来自对规则的蔑视。他推行的取消出生公民权、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等政策,多次被联邦法官用临时禁令拦下,转头就通过人事调整安插效忠自己的法官。在关税问题上更显霸道,绕开国会搞“对等关税”,被中小企业主告上法庭后连输两场,却依旧嘴硬“最高法院会给我公道”,哪怕听证会上三名保守派大法官都面露难色。
有人说这是“美式民主的阵痛”,但沃尔夫的辞职撕开了遮羞布。这位78岁的老人(资料中年龄表述存异,此处以任职时间推算),38岁时带着里根“让美国再次伟大”的信念进入司法系统,如今却用辞职明志——他不相信这套制度能在特朗普任内自我修复。当最守旧的建制派都选择离场,剩下的人还能坚守多久?
![]()
更讽刺的是金钱政治的显性化。特朗普拿金主的钱换政策,民主党就干净吗?拜登的环保政策背后,照样有受益企业的资金支持。但区别在于,过去的政客还懂得维持“潜规则”的体面,特朗普却把价码直接摆上餐桌。这种“裸奔式”操作,彻底击碎了普通民众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幻想。
沃尔夫的文章结尾没说狠话,只提自己五十年如一日坚守法律准则。这种平静的叙述比咆哮更有力量——当一个把一生献给司法的老人都感到绝望,美国的法治根基确实在松动。特朗普用选票赢得了总统职位,却在透支美国两百年积累的制度信誉。接下来三年,还会有多少“沃尔夫”选择离开?当坚守底线的人越来越少,美国所谓的“民主灯塔”,恐怕真要沦为历史的残影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