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志敏被抓,6.1万枚比特币的归属成为焦点。
陈志150亿美元比特币被美国一把搂走了,钱志敏价值几百亿的比特币,又将被英国没收?
2025年11月11日,英国伦敦南华克法庭宣判了潜逃长达八年的“比特币女王”钱志敏的命运,她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判处11年8个月的监禁。
帮钱志敏打点事务的马来西亚籍“帮手”凌曾学(音译,Seng Hok Ling)则被判处4年11个月的监禁。
当法官宣读指控罪名时,47岁的钱志敏身着囚服,面无表情地当庭认罪,承认自己通过非法集资获取402亿元人民币,并将其中11.4亿元兑换为6.1万枚比特币转移至英国的全部罪行。
这一刻,这场横跨八年、涉及12.8万名受害者、涉案金额从402亿元飙升至500亿元的惊天骗局,终于迎来了关键性的转折。
![]()
报道称,在伦敦南华克法院举行的量刑听证会披露了钱志敏的奢靡生活,其中包括买昂贵的珠宝、一次性花12万英镑购入两块豪表等。
检察官吉莉安·琼斯在量刑听证会上表示,钱志敏抵达英国后便在欧洲四处旅行,且经常出入高档酒店。
从江苏如皋的普通女子,到蒙着面纱的"比特币女王",再到沦为伦敦法庭上的阶下囚,钱志敏的人生轨迹充满了欺骗、贪婪与逃亡的印记。
她利用人性的弱点和监管的空白,编织了一个看似完美的财富幻梦,最终却在区块链技术的溯源追踪和国际执法合作的天网之下,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1
1978年,钱志敏出生于江苏如皋一个普通家庭。专科学历的她,骨子里却藏着远超常人的野心和投机心理。
在那个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各类致富神话不断涌现的年代,钱志敏并未选择脚踏实地的谋生之路,反而将目光投向了门槛低、来钱快的灰色地带。
2013年,传销浪潮席卷全国,钱志敏敏锐地嗅到了"商机"。
她在安徽合肥加入了一个传销组织,凭借着过人的口才和钻营能力,迅速在组织中站稳脚跟。
她善于揣摩投资者心理,用"快速致富""零风险高回报"的话术吸引了大量普通民众参与,短短数月便积累了千万级别的非法所得。
然而,传销的本质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注定无法长久。
在骗局即将败露之际,钱志敏卷走所有资金,悄然消失,为自己的人生埋下了第一个污点。
这次成功的"跑路"没有让钱志敏收敛,反而助长了她的侥幸心理和贪婪欲望。
她意识到,普通传销模式规模有限、风险较高,要实现更大的财富积累,必须打造更具迷惑性的"商业帝国"。
她开始研究各类商业模式和政策风口,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当时新兴的科技概念和金融产品上。在她看来,普通人对高科技领域的陌生感,正是实施骗局的最佳土壤。
2014年3月,钱志敏在天津注册成立了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高达3000万元。
这个看似实力雄厚的科技公司,从一开始就是钱志敏精心打造的诈骗外壳。
为骗取信任,她精心包装了环保开发、智能养老、比特币挖矿等多个贴合政策导向的热门项目,既符合大众对新兴产业的追捧心理,又充满财富想象空间。
为了增强骗局的可信度,钱志敏对自己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她放弃了真实身份,化名"花花",并精心设计了一套神秘莫测的个人形象。
在所有公开场合,她始终蒙着面纱,以轮椅代步,营造出一种体弱多病却智慧超群的"隐士"气质。
这种独特的形象不仅引发了公众的好奇心,更让她显得与众不同,仿佛是不屑于世俗纷扰的"商业奇才"。
除了外在形象的包装,钱志敏还编造了光鲜亮丽的虚假履历。
她对外宣称自己是清华双博士、留美归来的科技精英,拥有多年海外投资经验,掌握着最前沿的财富密码。
为了让谎言更加逼真,她还制作了大量虚假的资质文件、合作协议和获奖证书,甚至邀请演员扮演"专家团队",在各类招商会上进行虚假宣传。
在产品设计上,钱志敏精准拿捏了投资者的贪婪心理。
蓝天格锐推出了十余款"短期投资理财"产品,承诺年化收益率高达100%至 300%,远超银行存款和正规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
更具诱惑力的是,她提出了"三世富贵论",宣称只要投资就能让子孙后代都享受财富红利。
为了打消投资者的顾虑,她还实行"日返利""周分红"的模式,早期投资者确实能按时收到返利,这些"甜头"成为了最好的宣传广告。
随着口碑的传播,蓝天格锐的投资者数量呈几何级增长。
从退休老人到上班族,从个体工商户到教师,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将积蓄投入这个"财富神话"。
有人拿出养老钱,有人抵押房产贷款,还有人动员亲友一起投资,希望能搭上这班"致富快车"。
钱志敏则继续维持着神秘形象,很少直接露面,所有事务都通过代理人处理,这种距离感反而让她的"神话"更加深入人心。
从2014年到2017年,短短三年时间,蓝天格锐非法吸收的公众存款就超过了400亿元,涉及全国12.8万名集资参与人。
这些资金中,341亿元被用于支付早期投资者的"红利",以此维系骗局的运转;9568万元被钱志敏用于购买珠宝首饰,9189万元用于购置房产,满足她奢侈的生活需求;而剩下的11.4亿元,被她盯上了当时监管尚不完善的比特币市场,为日后的逃亡埋下了伏笔。
2017年,随着投资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蓝天格锐的资金链开始出现裂痕。
"拆东墙补西墙"的模式需要不断有新的资金流入才能维持,而市场的承载能力终究有限。
钱志敏敏锐地察觉到了危机,她知道,一旦资金链断裂,自己精心构建的商业帝国将会瞬间崩塌,等待她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为此,她开始秘密筹划资金转移和逃亡计划。
在中国尚未出台针对加密资产的系统性监管政策之前,比特币的交易和兑换相对自由。
钱志敏看中了比特币"匿名性""跨境流通便捷"的特点,认为这是转移赃款的最佳工具。
为了规避监管部门的注意,她没有使用自己的身份操作,而是让挂名法人任江涛注册了数十个数字货币交易所账户,分137笔将11.4亿元人民币兑换成6.1万枚比特币。
每一笔兑换的金额从几十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时间间隔也刻意安排得毫无规律,以此掩盖资金转移的真实意图。
兑换完成后,钱志敏将这6.1万枚比特币转入了12个境外数字货币钱包,这些钱包的私钥都由她亲自保管,确保只有自己能掌控这笔巨额资产。
2
2017年7月,眼看天津警方即将对蓝天格锐立案调查,钱志敏加快了逃亡的脚步。
她找到男友赵某锋帮忙,通过非法渠道伪造了一本名为"张亚迪"的护照,将自己的出生日期从1978年改为1990年,伪装成一名27岁的年轻女性,试图降低过关时的怀疑。
一切准备就绪后,钱志敏从中国南方某边境城市偷渡出境,途经老挝等多个国家辗转周旋,最终在2017年8月初抵达英国伦敦。
她深知自己背负着巨额债务和滔天罪行,不敢暴露真实身份,便在伦敦郊区租了一套公寓暂时落脚。
为了让自己的逃亡生活更加安稳,她很快用比特币变现的资金购置了价值200 万英镑的别墅,将大部分比特币存储在硬件钱包中,藏在别墅的书架里,过上了看似平静却惶惶不可终日的"流亡生活"。
![]()
钱志敏以为,只要换了身份、换了国家,就能永远逃避法律的制裁。她甚至天真地认为,比特币的匿名性可以掩盖资金的非法来源,让她在英国安心享用这笔赃款。
但她没想到的是,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和"可溯源性",早已为她的行踪埋下了伏笔。
每一笔比特币交易都会被永久记录在区块链上,形成不可篡改的交易痕迹,这也成为了日后警方追踪她的关键线索。
抵达伦敦后,钱志敏化名"张雅迪",开始用非法所得打造自己的奢靡生活。
她深知自己需要一个帮手处理日常事务和资产变现,便通过华人微信群招聘了英国籍华裔女子温简做助理。
两人很快住进了伦敦北部富人区汉普斯特德的一栋六居室豪宅,这套房产价值不菲,配备了齐全的高端设施,彰显着主人的财富实力。
她每天约20个小时都待在卧室床上,通过笔记本电脑操控比特币交易,密切关注市场行情的波动。
她将比特币视为自己的"生命线",每天都会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市场动态,适时将部分比特币变现,以维持高额的生活开支。
而温简则成为了她的"执行者",负责将比特币变现后的现金转换成房产、豪车、奢侈品等"合法资产",为黑钱洗白。
在伦敦的几年里,钱志敏的财富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上涨而不断增值。
当初11.4亿元兑换的6.1万枚比特币,到2024年时价值已飙升至约493亿元人民币,成为了英国警方查获金额最大的加密资产案件。
凭借着这笔巨额财富,钱志敏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
她购买了多辆豪华轿车,包括宾利、劳斯莱斯等顶级品牌;收藏了大量珠宝首饰和名贵手表,每一件都价值不菲;她还频繁出入高端餐厅、酒店和私人俱乐部,享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奢华待遇。
然而,这种奢靡的生活背后,是无尽的空虚和恐惧。
钱志敏始终活在对被抓捕的担忧中,她不敢轻易外出,不敢与人深交,甚至不敢使用真实的身份信息。
她的社交圈极其狭窄,除了助理温简,几乎没有其他朋友。
每天晚上,她都会检查门窗是否锁好,将存储比特币的硬件钱包藏在不同的隐秘角落,生怕被人发现。这种长期的精神高度紧张,让她的性格变得愈发孤僻和多疑。
2018年9月,钱志敏和温简试图用比特币购买一栋价值2350万英镑的超级豪宅,希望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资产规模。
但在交易过程中,由于无法合理解释资金来源,引起了英国房产中介和银行的怀疑,并将相关情况上报给了英国警方。
警方随即对两人展开调查,突袭了她们的豪宅,查获了笔记本电脑、硬件钱包等关键设备,并冻结了6.1万枚比特币。
3
令人遗憾的是,当时英国警方尚未充分认识到这些比特币的巨大价值,也没有将钱志敏与中国的非法集资案件联系起来,最终没有对她实施逮捕。
这次意外的"脱险"让钱志敏更加谨慎,她迅速更换了住所,搬到了英国北部的约克郡,试图低调生活以躲避风头。
但她不知道的是,中英警方已经通过国际执法合作渠道,开始了对她的联合追踪。
![]()
2017年4月,天津市公安局河东分局已经对蓝天格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
案发后,公安机关迅速展开行动,共抓获包括公司法人任江涛在内的犯罪嫌疑人50名,其中28名已移送审查起诉。
同时,警方全力开展追赃挽损工作,依法冻结、查扣了一批资金、房产、车辆等涉案资产。
但案件的核心人物钱志敏的潜逃,成为了办案的关键难点。
为将钱志敏抓捕归案并追回赃款,天津市公安局河东分局自2018年2月起,通过国际执法合作渠道,与英国等国执法部门开展追逃追赃协作。

2024年,中英警方在跨境协作中锁定钱志敏藏身别墅,4月实施联合抓捕,现场查获比特币私钥存储设备、伪造证件等关键证据。
2025年9月29日,钱志敏在伦敦南华克法庭当庭认罪,承认虚构项目非法吸收402亿元、洗钱11.4亿元等罪行。
据当地报道称,这起案件被认为是英国有史以来查获的最大规模加密货币案件。
然而,对于12.8万名受害者来说,真正的慰藉在于赃款的返还。目前,6.1万枚比特币的归属问题仍在谈判中,追赃之路依然漫长。根据英国法律,如果被扣押的犯罪资产无人认领或者认领失败,通常将归英国政府所有
普通女子,到蒙着面纱的"比特币女王",再到沦为伦敦法庭上的阶下囚,"比特币女王"的神话最终破灭,钱志敏也将为自己的贪婪和欺骗付出11年8个月的监禁。
从普通女子到“比特币女王”,再到异国阶下囚,钱志敏的人生悲剧,本质上是人性贪婪与法律缺位的产物。她曾妄图用技术漏洞逃避制裁,最终却被技术与法治的合力终结。
而6.1万枚比特币的最终归属,仍将牵动无数人的目光,成为这场骗局留下的最后一道考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