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奇信股份这家公司,搁在资本市场里头,本来是个建筑装饰领域的玩家,主打幕墙工程啥的,结果从头到尾就没干过几天干净买卖。2014年5月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八年时间里头,表面风光无限,实际从上市前就开始玩财务猫腻,虚增利润足足26.35亿元。
创始人叶家豪呢,早早算好退路,套现20.2亿元就撤了,留下一堆烂摊子。最倒霉的还是新余投控这家国资平台,2020年6月花24亿元接手30%股份,当上第一大股东,转眼间投资全打水漂。
整个事儿闹到2023年证监会重罚,奇信股份直接退市,叶家豪挨了1400万元罚款,还被终身赶出证券市场。这不光是钱的问题,更是整个行业监管的痛点,提醒大家资本市场水深,眼睛得擦亮。
![]()
叶家豪这人,早年从江西建筑圈子起步,2003年办起奇信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那时候公司小本经营,靠本地地产项目混饭吃,业绩一直不温不火。
到2011年左右,现金流开始吃紧,真实报表显示连年亏损。想上市?门儿都没有,证监会门槛高着呢,得有亮眼的盈利记录才行。叶家豪一看这情况,就从2012年起动手脚了。
那年公司虚增利润就达2.5亿元,主要靠虚假合同和少计成本,硬生生把亏损报表扭成盈利。2013年继续加码,虚增3.76亿元,2014年上市前半年又多出4亿元假账。总共三年半,虚增10.26亿元,够上市辅导机构和券商过眼了。
5月13日挂牌那天,开盘价还挺高,公司市值蹿到40多亿元。叶家豪一家子当时控股超70%,这上市一成功,股价一涨,变现机会就来了。但他没急着全卖,而是稳扎稳打,继续造假维持股价。
![]()
上市后,奇信股份的报表越来越花哨,投资者一看年报,营收增长、利润翻番,追着买。可这些数字九成以上是水分。2015年虚增4.07亿元,2016年3.85亿元,2017年4.5亿元,2018年2.99亿元,2019年2.58亿元。合计从上市后五年,虚假利润17.9亿元。
手法说白了就那几招:签假合同放大收入,关联交易少计费用,还用空壳公司循环资金,银行流水看着像模像样。审计方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呢,八年里头出具的无保留意见报告,全是给造假背书。他们的底稿后来被查出有篡改痕迹,伪造票据啥的,简直是帮凶。
叶家豪这套操作,瞒过了监管,也骗过了市场,奇信股份一度被捧成“幕墙第一股”,机构调研排队,散户跟风。可真实业务呢?订单质量差,坏账堆积,应收账款三年内超33.8亿元,实际回收率不到一成。
叶家豪一边管公司,一边盯着股价曲线,减持时机掐得准,2019年6月夫妇俩先卖了点,套现1亿多。2020年上半年,又减持几轮,总额堆到20.2亿元。这钱来得太容易了,靠的就是那些假报表撑起来的泡沫。
![]()
虚假报表撑起的上市梦碎
奇信股份的上市过程,说穿了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数字游戏。2012年,叶家豪决定冲刺IPO,那时候公司真实盈利为负,资产负债率高企,哪有资格上主板?于是从账务入手,财务总监乔飞翔领头,团队开始调整报表。
虚假工程合同成了主力军,一笔实际几百万的内部交易,被吹成上亿大单,收入直接拉高,成本却压到最低。同期,少计预付款和存货减值,硬是把当期利润从亏空拽到盈利。还有关联方交易,资金从公司流到叶家豪控制的壳公司,再假装回款,流水单子做得滴水不漏。
2013年,这套路玩得更溜,虚增利润超3亿元,够支撑招股书里的增长故事了。券商和保荐机构来尽调时,叶家豪提供的一堆文件,看着天衣无缝,审计师天职国际也签字放行。
结果,2014年5月上市成功,发行价10.18元/股,募资5.6亿元。钱到手后,公司声称投向幕墙项目,可实际不少进了叶家豪的腰包,通过借款和分红形式。
![]()
挂牌后,压力更大了,得年年交差。2014年年报显示营收22亿元,净利润3.5亿元,全靠虚增1.25亿元撑腰。叶家豪没闲着,继续指挥高管叶洪孝和余少雄,维持假象。2015年,行业景气度下滑,真实订单掉三成,他们就虚报收入4亿元,少计成本近3亿元。
报表里头,应收账款开始堆,2016年已超20亿元,投资者问起,叶家豪在公告里打太极,说是正常信用销售。实际呢?这些账款多是关联方欠的,回收遥遥无期。2017年,虚增4.5亿元,报表称并购一家配件厂,注入资产却高估两千万。叶家豪用这笔假并购拉高净资产,稳住评级。
2018年,经济下行,建筑业凉凉,奇信真实亏损超5亿元,他们反手虚增3亿元,硬说利润微增。2019年,最后一年冲刺,虚增2.58亿元,总虚假利润破26亿元。整个过程,叶家豪一家子减持套现,2019年卖掉部分股份,2020年上半年累计20.2亿元。
钱到手,风险就扔给别人了。新余投控2020年6月接盘时,看中的就是这些假报表,三成股份10.9亿元,外加借款啥的,总投24亿元。谁知半年后,2020年报爆出亏损4.96亿元,2021年更惨,亏17.5亿元,应收账款九成以上是空气。
![]()
这八年造假,不是一两个人干的,叶家豪拉上高管和审计师,形成链条。乔飞翔负责记账,叶洪孝管合同,余少雄盯资金,天职国际给盖章。监管呢?年审、信披,全过关了。
直到2021年,内部员工举报,证监会2022年3月立案,才撕开盖子。查下来,奇信从2012年起就一直是空壳,上市涉嫌欺诈发行。叶家豪的套现,纯属精准撤退。
2020年6月转让后,他就淡出管理层,新余投控成了接盘侠。国资投钱,本想盘活企业,结果踩雷,24亿元灰飞烟灭。
![]()
国资接盘后的业绩雷区
新余投控进场时,奇信股份报表亮堂堂的,营收超30亿元,净利润近4亿元,应收账款33.8亿元,看起来像潜力股。江西本地国资平台,管理着上千亿资产,2020年6月砸24亿元拿下30%股份,当第一大股东。协议里头,叶家豪承诺业绩对赌啥的,可实际一查,全是坑。
收购完成,派人进驻,发现仓库空空,合同多是纸面,资金链早断裂。2020年下半年,真实业务下滑,疫情加建筑调控,双重打击下,亏损4.96亿元。报表一出,股价从高点跌三成,投资者傻眼。新余投控想救,注入资金、重组项目,可没叶家豪的假账撑腰,公司原形毕露。
2021年,巨亏17.5亿元,应收坏账爆雷,九成以上收不回。国资的24亿元,分股权10.9亿元、借款9.45亿元、关联债3.19亿元,全线归零。追责启动,起诉叶家豪家族,法院受理,可执行起来难,资产早转移了。
![]()
退市是必然,2023年5月6日,深交所下ST警示,6月12日进退市整理期。7月5日,正式摘牌,转股转系统。投资者损失上百亿元,散户维权集体诉讼,2024年法院判赔部分。
国资的24亿元,不是小数目,新余投控内部审计显示,侵占资金超8亿元,叶家豪关联企业被清盘。2025年上半年,追加限高令,叶家豪出行受限,资产冻结。追偿难产,教训深刻。
![]()
奇信股份案子,到2025年11月,还在发酵。证监会用这事儿敲打市场,2023年4月21日处罚决定书一出,全国财经圈炸锅。叶家豪终身禁入,等于把他踢出局,其他高管五年禁入。欺诈发行罪名坐实,虚增利润超披露总额100%,从2012年就亏损。
审计失职是重灾区,天职国际底稿伪造,忽略3.4亿元假票据,2024年8月2日追加处罚,业务禁半年。行业自查浪潮起,保荐机构加强尽调,上市公司年报审核严了。深交所2023年5月12日公告,奇信涉嫌欺诈,投资者索赔通道开。股民数百件诉讼,2024年胜诉率高,叶家豪赔了部分。
![]()
这案子暴露资本市场多头监管的漏洞。叶家豪八年瞒天过海,靠高管配合、审计背书,套现走人。国资24亿亏光,不是天灾,是人祸。接地气说,投资股市,就跟买房似的,得看地基稳不稳,别被装修骗了。奇信从幕墙小企到退市壳,八年光景,泡沫破灭。
监管加强后,2025年类似案子少多了,信披要求细化,审计底稿电子化。叶家豪的下场,罚款加禁入,资产追缴中。新余投控重组奇信未果,转投其他项目,亏的钱慢慢补。整个事儿提醒,资本市场公平靠大家守规矩,违规必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