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6月,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正志得意满地执行着他的“摊牌行动”。
而在彭德怀的指挥部里,他能清楚地看到,铁原方向的夜空,是红色的。
![]()
这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在志愿军的作战序列里,这被称为“存亡之战”。
李奇微的“磁性”陷阱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打响后,志愿军一度势如破竹。但新上任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马修·邦克·李奇微,却是个狠角色。
他很快就发现了志愿军的命门:后勤补给。
李奇微发现,志愿军随身携带的粮弹,基本只能维持7天左右的攻势。他管这个叫“礼拜攻势”。
![]()
针对这一点,他设计了极其恶毒的“磁性战术”。
具体操作就是,利用美军的机械化优势,每天故意后撤25到30公里,刚好卡在志愿军步兵追击的极限之外。
这看起来像是美军在节节败退,实则是诱敌深入。志愿军往南推进得越远,补给线就拉得越长,李奇微就越高兴。
与此同时,李奇微发动了代号“绞杀战”的空中打击,美军飞机对志愿军的后勤线进行疯狂轰炸。
![]()
当时的后勤差距有多大?
韩国上将白善烨在回忆录里写过:美军伙食分A、B、C三级,A级是牛排西餐,B级是热香肠,最差的C级也是罐头。韩军都能吃到日本空运来的紫菜和泡菜。
而志愿军的口粮,是“炒过的高粱米、小米和黄豆”。
1951年5月,当志愿军的攻势因为粮弹耗尽而被迫停止时,李奇微的机会来了。他立刻下令全线反攻,企图一口吃掉志愿军的三个主力兵团。
而他选定的决战地点,就是铁原。
![]()
铁原,是志愿军转运物资的战略交通枢纽。更要命的是,铁原以北,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
一旦铁原失守,美军的机械化部队就能长驱直入,彻底割裂志愿军东西两线的联系,主力部队将面临被合围的灭顶之灾。
范弗里特的“钢铁暴雨”
彭德怀敏锐地嗅到了危险。他立刻电令第63军军长傅崇碧,必须在涟川、铁原之间,死守15到20天。
这是一道近乎残酷的死命令。
美军方面负责组织进攻的,是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
![]()
这家伙是“火力制胜论”的忠实信徒,他打仗的唯一信条,就是用数倍于常规的弹药量把敌人彻底淹没。
一个专有名词因此诞生——“范弗里特弹药量”。
6月1日,进攻开始。
美军在63军的防御正面,摆开了4.7万兵力、1300门火炮、400辆坦克。而63军(含配属)只有2.4万人、240门炮,没有坦克和飞机。
范弗里特对着189师的阵地,在1个小时之内,倾泻了4500吨炮弹。
![]()
当时离战场二三十公里远的美军观察员贝文·亚历山大回忆:“炮声就像是在我的隔壁一样。”
志愿军的阵地工事几乎瞬间被夷为平地,战士们只能踏着一尺多深的浮土,利用弹坑和岩石继续战斗。
“拔碎牙”对“陆地沼泽”
面对这种不计成本的疯狂输出,硬拼等于自杀。
35岁的63军军长傅崇碧,迅速将三个师摆成了“品”字形:187师和189师在前,188师担任预备队。
而189师的代师长蔡长元,更是发明了一种“怪阵”。
![]()
他不设预备队,而是“化整为零”,将全师14000人分成了200多个战斗小组,像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以种子山为中心的各个阵地上。
这就是后来闻名的“拔碎牙”战术。
美军的炮火再猛,也无法同时覆盖这200多个分散的点。他们要想前进,就必须一个一个地“拔钉子”。
这一下,轮到美国人傻眼了。
![]()
美军第24师的罗伯特少校在回忆录里叫苦不迭:“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陆地沼泽。好像总是打不着我们想要攻击的目标,但又好像四周到处都是目标。”
美国人感慨:“中国人说我们没有这些装备,但是我们又必须打仗,我们只能依靠智慧去做到。”
以命相搏的12昼夜
智慧能缩小差距,但无法抹平鸿沟。剩下的,只能用命去填。
在涟川山口,187师561团第3营,面对美骑兵第1师的5个营,血战4天3夜。指导员赵满增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该营毙伤敌1300余人,战后被授予“守如泰山”锦旗。
在207高地,188师563团1连2排三面受敌。战至午夜,弹药将尽,副排长李炳群率领剩下的8名战士,用刺刀、枪托和石头打退敌人又一次进攻。当敌人再次涌上时,8名勇士视死如归,纵身跳下了悬崖。该排后被授予“特功排”。
![]()
坚守255.1高地的,是该团8连连长郭恩志。他自创了“三朵花”战术(梅花、一串红、荷花)。全连坚守4昼夜,打退敌一个加强团的13次冲锋,以伤亡16人的代价,毙伤敌800余人。该连荣获“特功第八连”称号,郭恩志荣立特等功。
189师更是打到了师团机关的勤务人员、炊事员全部投入战斗。到6月4日换防时,全师除重武器外,仅余数百人。
6月10日,在铁原城外的最后一道防线——内外加山,美军投下了重磅炸弹和凝固汽油弹。山丘顶部几乎被削平,整座山如同融化的冰激凌,后被称为“冰激凌山”。
阵地上的70名志愿军战士,战斗至最后一人。
6月12日,63军终于接到了撤退命令。他们以血肉之躯,硬生生顶住了12个昼夜,歼敌1.5万余人,为志愿军主力赢得了宝贵的转移时间。
![]()
李奇微围歼志愿军主力的战略企图,彻底破产。6月11日,他被迫下令全线转入防御。
部队撤下后,彭德怀不顾危险,穿越百里战区亲自迎接。
军长傅崇碧(此战瘦了25斤)报告说:“别的没什么,就是部队减员太严重,有些连队都打光了……”
彭德怀激动地握着战士们的手说:“同志们!你们打得很好!……你们是一支真正的铁军,我要向毛主席汇报你们的英雄业绩。”
参考资料:
铁原阻击战铸就“英雄铁军”.新华社.2021-10-31
铁原阻击战:为什么是志愿军的存亡之战.红星新闻.2024-10-07
生死铁原.北京日报.2025-04-01
以点破面的经典战例:铁原阻击战.学习时报.2024-07-29
铁原阻击战:扭转朝鲜战争局势的重要战役.共产党员(河北).2022-04-15扭转朝鲜战局的铁原阻击战.党史纵横.2012-05-01
炸不毁的防线——中国人民志愿军铁原阻击战.知识就是力量.2022-08-0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