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小雨在确诊乳腺癌后,不仅面临保乳与全切的治疗抉择,更因化疗可能损伤生育功能陷入两难。在男友坚定支持下,她选择先领证结婚,并通过生育力保存技术冷冻胚胎,最终以积极心态完成治疗,为年轻女性抗癌之路提供了温暖范本。
一场淋浴时的偶然触摸,让28岁的小雨(化名)的人生轨迹陡然改变。她在右侧乳房外上方发现一个边界模糊、推之不动的硬块,尽管自我安慰可能是纤维腺瘤,但在男友坚持下,她前往红房子医院乳腺中心就诊。经穿刺活检,小雨被确诊为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直径2.5厘米,临床分期iia期,基因检测更显示brca1突变——这一抑癌基因的突变意味着她终生患乳腺癌风险高达50%-85%,卵巢癌风险也显著升高。
面对保乳还是全切的艰难选择,医生向小雨解释了brca基因突变的特殊性:携带者不仅发病年龄更轻,且双侧乳房患癌风险增加。综合考虑后,小雨接受了乳腺切除术,并同步进行双侧乳房重建。然而,术后辅助化疗的方案让她陷入新的困境——化疗药物可能永久损伤卵巢功能,而28岁的她尚未生育,原本“以后再说”的生育计划被提前推到眼前。
“先化疗还是先保生育力?”癌症与生育的双重压力下,小雨的男友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在地铁上,当小雨说出“我想做妈妈”的愿望时,男友突然提议:“我们领证吧。”面对小雨“是否出于同情”的质疑,他坚定回应:“癌症只是让这个决定提前了,我想和你共度余生。”两天后,两人手持结婚证的照片里,笑容比任何时候都灿烂。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ai生成
领证次日,小雨立即启动生育力保存流程。医生根据她的婚姻状况推荐了胚胎冷冻技术——这是已婚女性成功率最高的选择。接下来的两周,她每天注射促排卵药物,定期监测卵泡发育,最终成功获取8个优质胚胎。“足够未来组建一支篮球队了。”这个玩笑让确诊后首次开怀大笑的小雨,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乳腺癌术后的生育时机选择同样关键。医生建议,治疗结束后需等待2-3年再怀孕,这段时间是复发风险高峰期,具体需综合肿瘤类型、分期和治疗方案评估。红房子医院乳腺中心主任吴克瑾强调,育龄期乳腺癌治疗需兼顾肿瘤学安全与生活质量:一方面通过化疗前生育力保存技术保护卵巢功能,另一方面通过乳房重建手术恢复形体完整。“从精雕细琢的保乳手术到即刻重建的全切术,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根治疾病,更要帮助患者重返正常生活。”
如今,完成综合治疗的小雨已回归日常生活,定期随访结果显示各项指标稳定。她的经历为年轻女性抗癌提供了重要启示:每月乳房自查、家族史者提前筛查、确诊后主动了解生育力保存方案、治疗期保持良好心态、治疗后坚持终身管理——这五条建议被写入医院发放的科普手册。
“癌症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重新审视生活的起点。”小雨的故事里,医学进步与情感支撑共同编织出希望之网。正如吴克瑾主任所说:“当多学科团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时,我们不仅在对抗疾病,更在守护她们作为女性、作为母亲的生命尊严。”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刘韫文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ai生成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外滩有一场“面包马拉松”!快来试试,看你能吃到终点吗?
2. 警惕!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高危人群应早检早治
join us
上观号作者:上海黄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