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契奇
俄乌冲突进入第四个年头,战场僵局与战略博弈的双重拉扯,让“消耗战”成为这场冲突的核心底色。根据《金融时报》等媒体报道,10月份以来俄罗斯在顿巴斯等关键战场持续投入重兵,以“零敲碎打”的战术稳步推进,准备和乌克兰打到“完全拿下顿巴斯”。但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近期的重磅表态,将更大范围的安全危机预警推向台前: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正变得越来越不可避免,双方都在为此作准备”。
![]()
北约军队
俄罗斯的消耗战策略,在当前战场态势中清晰显现。在顿巴斯重镇红军城,俄军集结17万兵力,摒弃大规模集团冲锋的低效模式,转而通过精准炮火覆盖、无人机持续袭扰、小股部队渗透的“零敲碎打”战术,日复一日压缩乌军防御空间。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博弈,既有效降低了俄军自身伤亡,又能通过持久施压磨蚀乌军的作战意志与后勤储备,本质上是对双方国力与耐力的终极考验。对俄罗斯而言,消耗战既是基于战场教训的务实选择,也是应对北约持续介入的战略权衡——通过长期牵制,既巩固对顿巴斯等关键区域的控制,也试图瓦解欧洲对乌援助的持续性。
![]()
武契奇和马克龙
然而,俄罗斯的消耗战策略只是理想状态,随着冲突溢出效应加剧,欧洲国家的介入已从“幕后支援”转向“半公开备战”:德国修改宪法放宽国防开支限制,将GDP占比提升至2%以上,起草1000页“德国行动计划”,计划180天内将本国打造为北约对俄投送军力的“核心后勤枢纽”;英国宣布2026年前扩充20%陆军规模,波兰向东部边境增派3万兵力并采购“爱国者”导弹系统;北约在波罗的海三国已部署约4万名士兵,黑海地区常态化军演与俄罗斯边境军事力量形成“近距离对峙”。这些动作早已超越“支援乌克兰”的范畴,转向“直接应对俄罗斯”,正如德国军方高层直言“已为与莫斯科的战争做好准备”。
![]()
俄罗斯军队
武契奇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其强调的塞尔维亚“身处铁锤和铁砧之间”的困境,正是欧洲地缘分裂的缩影。欧盟持续施压塞尔维亚制裁俄罗斯,而俄罗斯又是塞尔维亚重要的能源与外交伙伴,这种两难处境折射出欧洲内部的深层矛盾:法国、意大利等国曾呼吁重启和谈,而德国、波兰等“强硬派”主导下的北约政策,仍朝着“对抗优先”方向推进。内部分歧削弱了欧洲的危机管控能力,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俄罗斯无力与北约和欧盟对抗”的判断,更可能引发对俄罗斯实力的误判,加剧挑衅风险。
![]()
武契奇和泽连斯基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的“离岸平衡”策略进一步放大了冲突升级的不确定性。美国通过对乌军援振兴本国军工复合体,借能源贸易取代俄罗斯在欧洲的市场份额,本质上希望通过消耗战削弱俄罗斯,但又极力避免直接卷入。然而,北约集体防御条款(《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如同潜在导火索,一旦欧洲国家与俄罗斯发生直接摩擦,美国将面临“法律绑定的共同防御义务”,使冲突从“代理人战争”升级为大国直接对抗的风险陡增,到时候为了维护盟友,美国可能也你的你下次;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