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美籍华人的话出自今年8月的一个硅谷小型聚会,很快就在社交平台上发酵开来。他主要观点是,美国的去工业化不是弱点,而是聪明选择,那些传统制造业像钢铁和军工,本来就是低端活儿,早被金融和高科技取代了。
一旦战时,美国军工就能瞬间切换模式,靠技术储备和全球资源调动,轻松压制中国工业。
听起来逻辑自洽,但细品就露馅了,这其实是忽略了工业体系的复杂性。
工业不是说换就换的游戏,它牵扯技术积累、人才梯队和供应链闭环,美国这些年制造业空心化,可不是战略远见,而是资本逐利的后果。从上世纪90年代起,华尔街的资金大举撤出实体,转战股市和虚拟经济,本土工厂大批关门,留下一堆锈带城市。
结果呢?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从20%多掉到11%左右,全球份额也从28%缩水到16%。
这位华人的预言还借了美国军工的东风,说战时产能能爆棚。但现实是,美国军工企业像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这些巨头,订单多得接不过来,却总喊产能不足。
![]()
2024年国防部报告直指,工业基建老化严重,很多设备服役30年以上,更新跟不上趟。人才呢?年轻人不愿干蓝领,工厂招人难上加难,到2030年预计缺口210万。
这不是分分钟拉起来的事儿,而是积累多年的窟窿。兰德公司2022年的一份台海报告里,美方智库还建议优先轰炸中国工业节点,像桥梁和电站啥的,这不正说明他们对自家底子没底气吗?
过去几十年,美国企业热衷全球化,把关键零部件外包出去,追求利润最大化,结果链条拉得太长,一碰就断。
![]()
拿稀土来说,这玩意儿是高科技武器的命根子,美国90%靠中国进口。2024年有报告指出,美军导弹和战机生产,直接卡在中国供应链上。
要是真断供,美国军工厂得傻眼。供应链依赖不是小事儿,它让美军在实战中反应迟钝。
福特级航母就是活生生例子,第一艘2017年服役,本该是骄傲,结果电磁弹射系统老出故障,海试时飞机起飞都费劲。第二艘肯尼迪号,原计划2025年交付,现在推到2027年,延误两年多。原因?就是安装先进逮捕装置和武器电梯时,技术卡壳,供应链跟不上。
![]()
海军预算文件里写得清清楚楚,这种拖沓不光烧钱,还影响整体部署。劳动力短缺更扎心,美国制造业工人工资高,平均时薪30多美元,比越南高六倍,年轻人还嫌脏累,不愿进厂。2024年国防杂志预测,到2030年工厂人才缺口巨大,这直接拖累军工生产。
中国工业这几年稳稳当当走在前头,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实打实的积累。
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近30%,连续15年世界第一,在500多种主要产品里,200多种产量领先。不是吹牛,这是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数据。
![]()
产业链完整,从原材料到成品,一条龙搞定,不用东奔西跑求人。内循环能力强,局部出点小问题,整体还能转。军工方面更显底气,郑州导弹车间日产上百枚,效率高得让对手眼红。052D驱逐舰批量下水,江南厂从2023年起就接连服役,远超美国同类速度。
全球能造航母的船厂就6家,中国占两席,美国本土只剩纽波特纽斯一家苦苦支撑。东风系列导弹,航母杀手名不虚传,两枚就能重创十万吨级大家伙,这威慑力不是摆设。高超音速武器和隐身战机,层层设防,让美军制空权成泡影。
稀土资源咱们握在手里,全球80%加工在中国,断了供,美军武器生产直接瘫。
![]()
经济上,外汇储备雄厚,金融工具也能反制。兵棋推演里,美军开战一周就可能损失惨重,远超过去反恐总和。
中国工业不是孤岛,而是协同网络,分散布局,地下备份一应俱全,空袭难全毁。2024年工业产能利用率76.2%,稳中有升,显示活力十足。
咱们走的是自主创新路子,不搞霸权,不欺负人,但该硬的时候绝不软。工业底盘牢靠,才有底气维护和平。美方那些报告,表面硬气,骨子里是焦虑。
![]()
时代变了,实力比嘴硬管用,中国靠几十年埋头苦干,铸就全球最强工业脊梁。
展望未来,中美合作空间大,零和博弈没出路。
咱们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贡献中国智慧,推动世界稳健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