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女子吴芳(化名)因犯重婚罪,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理应接受社区矫正的她,却漏管40天。是恶意逃避?还是另有隐情?11月13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人民检察院获悉,原来,吴芳因矫正地与重婚对象被确定为同一住址,而回原籍又会面临家暴风险,遂陷入漏管困境。当地检察机关介入后,既坚守法律底线督促落实矫正,又通过跨区域协作帮其解除前婚,破解情法难题,让她顺利回归社会。
![]()
时间要回溯到2024年1月,资阳市雁江区人民检察院收到吴芳漏管的监督线索。收到线索后,检察官前往社区矫正机构,通过调阅资料、个别谈话等方式进行调查。
经查,2019年3月,吴芳从外省嫁到德阳市,后在雁江区务工时结识了周某,二人以夫妻名义生活在一起,且育有一女。2023年12月,吴芳因犯重婚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判决中,法院将吴芳与周某的社区矫正执行地确定为雁江区的同一居住地,随后将执行文书寄送至雁江区社区矫正管理局。
据悉,社区矫正是指针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这四类犯罪行为的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性矫正刑罚。
“吴芳尚未解除婚姻关系,如果按同一住址再接收其与周某,无异于使他们继续维持非法重婚状态,所以才迟迟未办理相应登记接收手续。”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表明拒收原因,这导致吴芳陷入长达40天的漏管状态。
“将吴芳与重婚对象的矫正地确定为同一住址确实不符合监管要求,但也不能让她继续漏管。”检察官也表示,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社区矫正必须有稳定居所。但当办案团队在询问吴芳时,了解到其丈夫对其有家暴行为。如果执意让吴芳回到德阳市原籍接受社区矫正,可能会面临被继续家暴的风险。
面对这一具体情况,检察机关既要依法保障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坚决防止脱管、漏管,也要致力于维护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确保社区矫正依法、公正、规范运行。检察官还了解到,吴芳现已搬至雁江区下辖乡镇某村其妹妹家中居住,检察官通过实地走访核实、询问当地村民和村干部,由村委会出具居住证明,最终确定吴芳妹妹的居所符合其在雁江区监管的条件。
随后,检察机关依法向雁江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提出了接收吴芳在本地矫正的监督意见。同时将异地法院违法线索移送至当地检察机关。同年2月,吴芳被纳入社区矫正,按时参加矫正学习。
检察履职并未就此止步。检察官发现,案件背后还潜藏着一道关乎情与法的难题——吴芳尚未解除上一段婚姻关系,若不能妥善解决,重婚的法律风险将始终存在。为从根源上化解矛盾,检察官前往吴芳原籍地走访调查。经了解,吴芳与丈夫感情早已破裂,但因男方始终不愿离婚,而吴芳囿于法律知识局限,未能通过合法途径解除婚姻,最终导致重婚事实发生。
找准症结后,雁江区人民检察院及时启动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通过德阳检察机关为吴芳联系了法律援助律师,依法支持其提起离婚诉讼。
2024年3月,经法院调解,吴芳与丈夫正式解除婚姻关系。同年5月,吴芳重组家庭,开启新的人生。12月,吴芳完成社区矫正回归社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