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长沙,秋意正浓,农业的新生机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悄然涌动。11月14日至17日,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即将启幕。
11月13日,潇湘晨报记者提前探馆发现,8万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内,5个专题展馆与多个活动专区已布置就绪,北斗导航智能插秧机、多功能无人播种机器人等“黑科技”农机惊艳亮相,国内外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
农机“硬核”登场,智慧农业照进田间
走进中部农博会露天展区,轰鸣的机械声与科技感十足的展台相映成趣,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农业的刻板印象。这里没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搭载前沿技术的智能农机,让“科技种地”从概念变为现实。
在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一台线条流畅的智能插秧机格外引人注目。“我们的智能插秧机依托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实现无人驾驶。”区域经理杜正华的介绍引来不少参观者驻足。他指着机器上的电控模块解释道,这款最新参展的智能插秧机新增了先进电控系统,不仅能精准完成插秧作业,单台机操作还能节约一半人力成本。“现在农民朋友不用跟着机器跑,设定好参数后,它就能自主规划路线、精准插秧,误差控制在厘米级。”杜正华透露,目前团队正在攻克续秧苗无人化的技术难点,“一旦突破,这台机器就能实现全程无人操作,真正解放双手。”
![]()
配备北斗自动导航驾驶系统的智能插秧机。图据记者拍摄
不远处的德沃集团展位上,一台没有传统操作台的设备同样吸睛。“这不是普通播种机,而是一台全能农业机器人。”事业部部长王晋的话语掷地有声。这台集播种、喷药、除草功能于一体的机器人,通过后台中控系统实现远程操控,一个人可同时管理4-6台设备,作业效率较人工提升数倍。“它能根据作物长势精准作业,既减少农药化肥浪费,又能降低人力成本,特别适合规模化种植场景。”王晋介绍,该机器人目前处于研发阶段,预计2027年正式量产,“之所以选择在未上市阶段亮相中部农博会,正是看中湖南巨大的农业市场和地理优势,这里的丘陵山地地形和规模化种植需求,非常适合我们产品的推广应用。”
除了地面农机,专业农用无人机也“飞”进了展会现场,从空中作业到地面耕耘,形成了全方位的智慧农业装备展示矩阵。这些“黑科技”的集中亮相,不仅展现了我国农业装备的创新成果,更印证了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正如《中国智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所指出的,北斗卫星导航与“云大物移智链边”技术将全面支撑农业产业链智慧化升级,“机器替代人力”正全面实现 。而湖南在这场农业科技革命中已然占据先机,杜正华透露:“今年我们的智能插秧机在湖南销售量同比增长近20%,从全国市场看,湖南的智能化设备销售量稳居第一,未来潜力无限。”
农产好物云集,产业联动绘就振兴蓝图
展会期间,一系列高规格活动将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湖南绿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招商引资大会、2025农批市场产销合作大会、优质农产品专场推介会等活动,将搭建起产销对接的桥梁,推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首次发布的农博会IP形象及系列文创产品,更让这场农业盛会增添了“可观、可玩、可购、可享”的青春气息,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农业、投身农业 。
![]()
智能播种机器人。图据记者拍摄
中部农博会的举办,正是湖南农业拥抱科技、链接全球的重要窗口。从智能农机的技术突破到全球农产品的产销联动,从政策支持的精准发力到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湖南农业正以智能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姿态,书写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11月14日,第二十六届中部农博会将正式向公众开放。在这里,既能看到北斗导航赋能下的农业“黑科技”,也能品尝到跨越山海的全球美味;既能见证农业现代化的硬核实力,也能感受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这场为期四天的农业盛会,不仅是一次产品与技术的展示,更是一次理念与趋势的碰撞,它预示着未来农业将迈入“知天而作”的智能时代,而湖南,正站在这场农业变革的潮头,向世界展示着中部农业的无限可能。
潇湘晨报记者 胡谦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