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第十九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主赛道终审决赛举行
经过激烈角逐
华中农大选送的
“种子资源数字序列信息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项目获一等奖
![]()
参赛团队师生合影(校团委 供图)
该项目全称为“守护种子芯片:种子资源数字序列信息法律保护问题研究——以16个国字号种质库为调研对象”,所获奖项为主体赛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一等奖。
项目团队由文法学院张迎春副教授、田北海教授、王德强教授担任指导教师,本科生廖添翼、崔梦泽、曹晓慧等8名同学组成。华中农业大学张献龙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辛霞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蔡光勤研究员等老师为项目推进提供了专业指导。
![]()
项目封面图(项目团队供图)
谈及选择这一项目的初衷,项目负责人廖添翼同学回忆说:“在我校开设的特色课程《农业法》上,老师对种质资源保护的讲解,特别是“孟山都公司窃取我国野生大豆基因数据”案例的介绍,引发了我的思考。”
经过深入调查,廖添翼了解到,种业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我国作为种质资源大国,加强农业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保护,对推动育种创新、守护种业与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为此,廖添翼积极组建团队,并依托学校学科平台优势,将文科专业知识与农业领域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聚焦种子资源数字序列信息利用标准不明确、界权归属难界定、惠益分享多困境、监督管理存短板、跨境转移易侵权等法律保护问题展开调研,并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助力更好发挥种子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作用,推动农业强国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背景和“新文科”的特色的项目,该项目已完成20项“种子数据”的确权保护与知识产权登记,初步构建了种质资源信息平台,推动了农业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规范化公示。团队成员还积极开展社会科普与法律服务,获湖北省司法厅等十余家单位官方认可,并在国际会议上建言献策,有力推动了“种子数据”议题的全球关注。
“能够用所学知识守护国家种业安全,我们既倍感自豪,也深感责任在肩。”廖添翼谈道,“这次的项目不仅夯实了我们的法学基础,还拓展了我们对农业、生命科学等领域的认知,推动了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未来,我们将积极发挥专业所长,为国家战略发展贡献文科智慧。”
文 | 秦令帅 潘万明
编辑 | 杜乂旻
审校 | 匡敏 徐行 杨正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