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旭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您是不是认为医院看病就是“患者-医生”的单线任务?您是不是经历过一个病跑多个科,挂号挂到绝望?
四川省人民医院乳腺专病中心决心打破这一困局,并为此专门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多学科诊疗战队。每周数次,来自不同科室的20余位资深专家都会准时线下集结,共同为患者制定全面、个性、精准的诊疗方案,实现对乳腺疾病的“多维度精准打击”。近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四川省人民医院乳腺专病中心进行了探访。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什么是MDT?
MDT,全称为多学科联合会诊(multidisciplinary team)。简单说,就是一位患者,一群专家,一起看病。
过去,你看病像跑马拉松:挂A科,排队;A科说你去B科查一下;B科说你再找C科确认一下……
而现在,在乳腺专病中心,你只要来一次,就能得到整支专家团队的服务:乳腺外科、乳腺专病病理、乳腺专病超声、乳腺专病介入超声、乳腺专病放疗、乳腺专病康复……甚至还有乳腺专病中医科和乳腺专病心理咨询。
每周固定时间他们雷打不动坐在一起,把新收治和重点患者的情况从头到尾梳理每位专家都发言献策。
![]()
从临时拉群到常态化组织
“最早我们遇到疑难病例才临时拉个群。”乳腺科陈杰医生说。
过去,只有特别疑难的病例才能享受多科会诊的待遇。医生们临时从各科室“摇人”,临时开会,效率低、沟通成本高。
为了让所有患者都能体验到更全面的治疗服务,乳腺科主任罗静下定决心,组建了这支常态化的乳腺专病中心多学科战队。
![]()
比打工人更卷的日常
组建容易,坚持最难固定时间、固定人员、固定流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全是坎。
第一关:人从哪儿来?
“我们拉了一群志同道合、专业匹配的医生。那时候,大家都是因为热爱和责任自发组队。”病理科副主任李娟笑着说:“以前是网友,现在已经‘面基’成功。”
第二关:时间从哪儿来?
早上八点上班交接,开始门诊,下午排满了手术和查房,哪还有空?
那就少睡一点,再挤一挤。于是,早上7:20成了他们雷打不动的团战时间。为了这场晨会,很多医生六点就得起床。
第三关:工作量“爆”了怎么办?
“确实增加了不少工作量。”罗静主任坦言,有时候会感觉愧对科室成员及其他专家,“但大家都清楚,这样做对患者最好。”
![]()
“这样最好”究竟好在何处?
实现精准诊疗:MDT让不同学科共同决策,不仅能减少漏诊误诊,不同专业的聚焦也能对每个患者进行精准判断,每个患者都有一整个专家团队在背后护航。
节约患者时间:患者再也不用挂多个号,在科室间奔波。上午开完MDT,乳腺专病放射和专病介入超声科当天就可以完成可疑病灶的诊断性穿刺;乳腺专病病理迅速接过接力棒,完成迅速精准的病理诊断。
全流程管理:既往乳腺癌患者的术前穿刺标本、免疫组化、手术标本可能由不同医生处理,流程分散,对整个病程变化系统管理不够。MDT模式下,由亚专科专业医生对患者病变类型穿刺初诊、手术标本进一步确诊,放、化疗后复诊整个病程全程把控,实现了对患者的全流程管理。
反哺提升专业性:MDT模式下,固定参与MDT的各科医生,会主动追踪乳腺领域的相关文献,也在病历讨论时相互学习,在长期交流中迅速成长。
让患者更安心 也让医生更强大
对青年医生谭怡清来说乳腺专病中心的MDT是她临床道路上最坚实的靠山和宝贵的学堂。
“独立面对复杂病情时难免会忐忑,”她说,“但我知道我背后有整个团队,每次汇报病例,就像上了一堂最生动的临床教学课。”
每周五,她会提前准备好汇报材料,形成初步方案,会上即可得到多位专家的建议指导。
“它让我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谭怡清笑着说,“这种高密度的思维碰撞,让我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更学到了综合性的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这是独自埋头看门诊、做手术无法比拟的。也可以让患者得到最稳妥的方案。”
谭怡清的蜕变,正是MDT模式培养青年医师的生动写照。MDT不仅让患者更安心,也让医生更强大。它像一座桥,一边连接着患者对高质量医疗的信任,另一边托举着年轻医生的成长。
坚持3年 每年守护2000+病例
三年磨一剑,这支曾经需要临时组队的团队,如今已成长为一支默契高效的“乳腺战队”。
![]()
规模上,从最初只讨论少数疑难门诊病例,发展到覆盖所有乳腺病住院患者。参与科室壮大为乳腺外科、超声、病理、介入超声、放射、放疗、中医、康复、心理咨询等科室的全明星阵容,真正实现了对患者的全流程、无死角覆盖。
在专业深度上,病理科医生成为深耕乳腺的行家,超声医生实现了当天讨论、当天穿刺的高效闭环;康复、心理团队也提前介入,从治疗第一天就为患者规划全程管理。
所有努力最终都体现在患者的体验里。正如陈杰医生所说:“现在我们各个医疗组之间的诊疗方案,已经高度同质化。这意味着,无论患者遇到哪位医生,都能获得最优、最标准的治疗。”
最根本的变化是,过去,患者追着科室跑,现在,是专家团队围着患者转。
MDT并不是高大上的概念而是医生们为了让患者少跑一趟、少等一天、少操一份心而作出的选择
正如乳腺科罗静主任所说:“我希望打造一个乳腺癌的管理闭环,让患者在这个闭环里感到安心。”
每一次会诊,不是为了打卡,只是为了让患者看病更省心;他们从单打独斗到组团作战,不是为了自己轻松,而是为了给患者更周全的保护。因为他们相信:最好的治疗,从不是一个人的奋战,而是一群人的同心协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