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股震荡调整一个月后,恒生指数再逼近27000点,随着美国政府停摆结束,市场短期的担忧都已解除。从数据来看,11-12月通常是美股表现最好的两个月,在美国宏观数据恢复后,12月还有美联储降息的催化剂,有理由继续看好接下来的港股行情。
而年末的收官战,全球市场大概率还是以AI科技做主线,美股的AI调整是良性的,有对泡沫的争论声,反而代表了市场对泡沫的谨慎程度,所以还没有到泡沫阶段。对港股来说,本身投入还没有美股那么大,也称不上有泡沫可言,反倒是AI的出现让不少公司的逻辑切换为3-5年的成长期,港股市场还是有一定的AI投资机会。
例如,这周刚上市的港股信息技术ETF(159131)就是值得关注的ETF,主要70%的持仓都由硬件所组成,其实在港股在AI这方面偏弱,但国产替代的逻辑还是很硬的,在接下来的AI主线里可以关注起来。
AI主线的确定性
虽然近期美股对AI泡沫声的讨论络绎不绝,但可以很确定的是现在还没有所谓的泡沫。
如何辩证泡沫,一是AI科技股的估值足够离谱吗?可事实上,我们看港股或美股的科技股,都在15-25倍PE的区间交易,并没有出现特别离谱的估值。
而AI是一个未来5年都是成长期的行业,现在Google在25倍PE,NVDA也就才20倍PE出头,市场给的估值还是偏谨慎的。
二是AI行业上杠杆的情况。
当然,不可否认已经有些公司开始上杠杆了,例如甲骨文、meta,但市场也是聪明的,资金近期都在避开这两个短期内要拿业绩来证明上杠杆的可靠性。
实际上,我们从港股或美股的科技股Capex投入来看,公司现在的自由现金流都可以覆盖所投入AI的费用,这都是证伪泡沫论的直接道理,全球科技公司对AI的投入还会延续,并且进一步加大。
那么好,我们确认没有离谱的泡沫出现后,可以展望下港股后面的行情,我认为大概率还是以AI主线为主,AI也可以分为硬件和应用类,但往往AI硬件的表现会领跑AI应用一段时间。
根据中金对港股2026年的展望,中金认为2026年或是信用周期震荡和产业趋势的延续。
具体来看,AI投资仍在继续,政策支持力度还将加大。
中金预计,在当下财政整体力度有限的情况下,政策面会更多优先科技结构。借鉴日本经验,努力培养新增长点,尤其是推动科技领域的发展是优先选择。
换句话说,在当下AI不仅仅是美国的主线,也同样是我们国内政策倾向的科技产业。
科技政策支持:将科技放在重要位置,并对“人工智能+”给予特别关注。
目前中国研发经费与财政科学技术支出都保持稳定增长,2024 年同比增速分别达 8.9% 和 5.3%。
后续随着对科技(尤其 AI)的关注度增加,政策层面支持有望再加速。10 月末,“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提及要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和治理。
资金层面,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三期已于 2024 年 5 月成立,注册资金达 3440 亿元,高于一期和二期总和,后续资金将逐步投向半导体领域。
10月31日,发改委表示 5000 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全部投放完毕,项目总投资约 7万亿元,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
![]()
中金预计在基准情形下,2026年港股企业盈利增速为3%,经济和企业盈利大幅周期向上仍缺乏动力,这就有利于AI科技这种本质上需求加杠杆的产业。
中国科技巨头自身也有动力进行 AI 投资。资本开支计划显示科技巨头将继续进行 AI 投资。
根据市场预期,2025 年“港股 AI 科技股”的资本开支规模可能在 2024 年的基础上增长 21.4%,而 2026 年资本开支即便面临高基数也有望继续扩张。
根据市场预期,“港股 AI 科技股”资本开支占收入比例有望从 2025 年的 11.0% 下降至 2026 年的 10.0%,能够得到需求的支撑,AI 业务表现亮眼。
以云服务为例,目前主要的互联网云厂商(阿里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收 入增速明显走高,从 2024 年四季度的 11.7%抬升至 2025 年二季度的 23.2%。
![]()
所以,结合政策端和企业角度来看,接下来AI是共同的核心主线。
回到我们开头所说的,在AI行情里往往是AI硬件优先,虽然我们国内的AI硬件还赶不上美国,但在国产替代的大趋势下,总会有因此受益的核心公司,例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这种大趋势下,其实用ETF的方式来做配置是更好的方式,既能降低科技的波动,也能提升科技行情的大Beta,那港股信息技术ETF(159131)就是不错的标的,这也是港股首只聚焦于“半导体芯片”为代表的硬科技赛道ETF。
该ETF跟踪的指数是中证港股通信息技术综合指数,其中70%的权重股都是AI科技硬件公司,30%是软件公司。
从下图中看,中芯国际的权重比占19.4%,小米占10%,联想占8%,华虹半导体占5.1%,前十大权重股的占比为72%,龙头集中度更高。
![]()
今年内标的指数的涨幅为47%,还是不错的涨幅,在接下来的AI行情里有望更加受益,值得关注下港股信息技术ETF(159131)。而对AI应用股有兴趣的朋友,也可关注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这两只ETF可组成软件+硬件的配置。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