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蛋雕是菏泽鲁西新区标志性非遗项目,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民间工艺,如今已发展为集绘画与雕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这门技艺以鸡蛋、鸵鸟蛋等硬壳为载体,运用浮雕、阴雕、透雕等多种技法,在方寸之间雕琢出花鸟、人物、典故等万千世界。
从选蛋、清液、绘稿到雕刻、染色、护膜,一件作品需历经十多道工序,仅清空蛋液就需特制工具反复冲洗三天,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
![]()
记者走访来到蛋雕工作室,一枚厚度仅0.1毫米的鸵鸟蛋壳上,传承人陆国强用手中的微型刻刀正游走如飞,随着刀锋起落,繁华图景渐次浮现。作为陆氏蛋雕第四代传人,陆国强将菏泽“牡丹之都”的文化基因融入创作,其代表作《盛世牡丹》在鸵鸟蛋壳上雕刻108朵形态各异的牡丹,采用独创的“阴阳刻结合法”,实现立体光影效果,既保留传统吉祥寓意,又融入现代审美,成为菏泽文化的鲜活名片。
然而,这门被称作“蛋壳上的刀尖舞蹈”深陷传承困境,传统口耳相授的传承模式效率低下,线下展示范围有限,让这门手艺长期局限于小众圈层。
在采风现场,记者了解到,为破解传承难题,菏泽移动以“科技+非遗”为路径,为蛋雕量身打造数字化传播方案。对工作室及周边区域进行5G网络升级,部署高清摄像头与专业收音设备,搭建起“云端非遗工坊”直播间。
![]()
“以前线下教学一次最多收5个学徒,现在直播间这么多人同时看我演示‘转蛋不转刀’的技巧。”陆国强指着屏幕上滚动的提问弹幕说道。直播中设置的“技艺小课堂”环节,还会详解选蛋秘诀、裂痕修补等冷门知识,让观众读懂蛋壳艺术的门道。
“直播打通“观赏-互动-消费”全链条,观众扫描屏幕二维码就能看到蛋壳上的牡丹“绽放”成动态动画,不少年轻网友看完直播后主动前来拜师学艺,现在直播间里藏着无数新希望。”菏泽移动产品客户经理李腾龙向记者介绍。
从工作室的方寸案台到5G直播间的广阔天地,曹州蛋雕传承故事印证着科技与传统的完美共鸣。如今,一批动漫、卡通、动物等元素的蛋雕作品正在创作中,这些作品既符合年轻人审美,又能展示现代流行元素,加上镶嵌、粘连、组装等新技法的融入,为蛋雕艺术增加了更多可能性。这门脆弱而坚韧的艺术,正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扎下深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