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突尼斯11月13日电(记者黄灵)突尼斯坐落于北非地中海沿岸,拥有古老辉煌的历史文化,其经济发展曾在非洲国家中独树一帜,被誉为“地中海明珠”。但近20年来,这个北非国家的发展陷入停滞,失业率高企,导致大量知识精英远走他乡。多位有识之士警告说,人才外流影响国家发展,已到了必须要关注的程度。
经济低迷 工程师外流
3000多年来,从迦太基文明到阿拉伯文明,历史变迁在突尼斯留下形形色色的印记,也让这个国家的文化色彩斑斓。
![]()
这是10月8日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的传统手工艺品博览会上拍摄的突尼斯手工艺品。新华社发(阿代尔摄)
在阿拉伯世界,突尼斯是世俗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12年免费教育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在全国实行,突尼斯电影、戏剧和文学水平在非洲国家中名列前茅。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数据显示,突尼斯在2000年至20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4.2%。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突尼斯陷入以低增长、高通胀和高债务为特征的经济衰退,2011年至2019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为1.8%。
据世界银行数据,尽管突尼斯经济在2021年与2022年分别实现4.3%和2.7%的增长,但随后的复苏势头受挫,2023年增长率降至0%,2024年仅小幅回升至1.4%。
突尼斯的经济与社会正面临双重考验。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易受安全、政治事件冲击;经济增长乏力,国内需求疲软;社会承受失业与通胀双重压力,技术人才外流严重。
据突尼斯国家统计局2025年数据,该国平均失业率达到15%,25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在25%以上,2022年至2024年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在22%至25%之间。
今年3月,突尼斯工程院院长卡迈勒·萨赫侬告诉媒体,在突尼斯工程师联合会注册的9万名工程师中,已有3.9万人远走他乡。在突尼斯每年超过8000名工程专业毕业生中,有近7000人选择出国,前往欧洲、海湾国家甚至澳大利亚等。
突尼斯工程师拥有良好的专业能力,通常会好几门语言,能快速融入当地社会。
![]()
2022年6月27日,行人走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中心的街道上。新华社发(阿代尔摄)
“这代表着国家人力和物力资源被浪费,”萨赫侬说,“我们每年用于工程师培训的费用高达约6.5亿第纳尔(约合2.15亿美元)。”
收入差距是导致突尼斯工程师外流的一大因素。在突尼斯私营部门,一名刚毕业的工程师月薪在600至800第纳尔之间(约合193至258美元),其中包括200第纳尔(约合64美元)的政府补助。即使在北非,这也是较低水平——邻国摩洛哥工程师的平均工资是突尼斯的4倍。
萨哈拉·艾哈迈德2022年从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后,在突尼斯仅工作了3个月便凭借法国工作合同定居巴黎。她回忆说:“当时工资不超过800第纳尔(约合258美元)”,而如今在法国的收入“不低于1700欧元(约合1999美元)”。艾哈迈德坦言,虽然巴黎消费不低,但这份收入能保证她的日常生活。
突尼斯战略研究所去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突尼斯工程人才流失:原因、后果和经济政策建议》认为,工程师大量流失已对该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构成直接威胁。
医生出国“讨生活” 人才“回血”受关注
除工程师外,突尼斯医学院毕业生以及年轻医生也是出国“讨生活”的主要人群。
突尼斯2020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医学专业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准备毕业后前往其他国家,主要原因包括本国医生收入低、当地公立医疗落后、自身发展受限等。
![]()
4月26日,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人们在国际书展上选购书籍。新华社发(阿代尔摄)
首都突尼斯市一家医院的院长里达·达维接受采访时说,突尼斯的医生“移民潮”对当地医疗机构影响极大,特别是内陆和南部沙漠地区。与首都及其他大城市相比,这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医务人员短缺情况更为严重。
据突尼斯2023年公布的一项统计,每年约有80%刚毕业的年轻医生离开突尼斯,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是他们奔赴的主要目的地,其次是海湾国家和加拿大。
达维说,2018年至2019年,突尼斯向国外移民的医生数量约为350人,2021年至2022年增至800人,2023年更是飙升至1300人,这对突尼斯医疗系统来说无疑是很坏的消息。
突尼斯前卫生部长费萨尔·本·萨利赫对这一现象深表担忧。他说,在突尼斯,培养一名医生需要10年时间,政府为每名医生的投入平均高达15万第纳尔(约合5.2万美元)。
突尼斯公共卫生医师、药剂师和牙医联合会秘书长伊马德·赫莱菲认为,由于目前经济发展遇到不少困难,国家对医院的投入不会有较大增长,短时间内要改变医生外流状况不太可能。突尼斯原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部长蒙塞夫·布卡蒂尔2023年警告说,突尼斯的人才外流已到了必须要关注的程度。
![]()
2024年3月11日,人们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的一个市场购买食品。新华社发(阿代尔摄)
换个角度看,一些突尼斯专业人才在国外发展对国家也有益处。一方面,海外突尼斯人每年会向国内汇入大量资金,客观上支持了国家建设;另一方面,不少在国外发展多年的专业人才会出于各种原因返回突尼斯,这些工程师和医生等的回归能推动国内圈层的进步和发展。
在法国从事通信工作的萨哈拉说,国外的生活并非处处如意,与法国同事相比,她的收入更低,随着欧洲国家对外国移民的各类限制性措施增加,她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困扰。萨哈拉承认,与许多在国外打工的同胞一样,她也曾考虑在积累足够技能、经验和资本后返回突尼斯就业,她相信突尼斯会越来越好。
如何将人才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将“失血”转化为“回血”,是突尼斯亟待破解的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