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晚9时许,跳水奥运冠军全红婵在广州二沙训练中心的宿舍开启人生首次个人直播。这场没有脚本、布景朴素的直播,却吸引了超10万网友同时在线观看,直播间内鲜花、跑车、火箭等礼物刷屏不断,最终以43598.6元的打赏收入落幕。
镜头里的全红婵身着休闲T恤,素颜出镜,与陈艾森、陈艺文等奥运冠军队友围坐聊天,时而分享训练日常,时而请教网友“如何发福袋”,因操作不熟练闹出的小插曲让直播间氛围轻松欢乐。
直播中,她不忘推广全运会,特别推荐田径、游泳、霹雳舞等赛事,呼吁观众“关注全运会的其他精彩”。下播后仅1小时,全红婵便通过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完成全额捐赠,定向支持“为乡村儿童未来加油”项目,并在社交平台晒出捐赠证书,证书上“公益积极分子”的称号与她过往的善举形成呼应。
![]()
全红婵的教育经历始终与跳水生涯深度交织。2014年,7岁的她进入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开启专业跳水训练。这所位于麻章区的体校,不仅为她提供了系统的训练环境,更通过公益扶持政策帮助她解决了家庭经济压力,成为她梦想启航的起点。
在体校期间,全红婵每天清晨5点便开始陆上训练,下午泡在跳水池中反复打磨动作,文化课则利用训练间隙见缝插针地学习。2021年东京奥运会夺冠后,她被广东实验中学录取,学籍正式转入这所省内名校,但因长期在国家队集训,主要通过线上课程完成学业。
![]()
2025年9月,全红婵以国际级运动健将的身份保送进入暨南大学,就读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这所百年侨校为她量身定制了弹性学制——8年时间内可自由安排学习进度,同时配备一对一学业导师,课程表根据训练周期灵活调整。
体育学院院长苏炳添亲自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强调“竞技能力与文化素养并重”,并特别设置运动康复、体育管理等课程模块,为她未来转型奠定基础。
尽管入学仅两个月便因全运会封闭训练暂别校园,但她始终坚持利用午休时间通过线上平台学习《运动心理学》等课程,用行动诠释着 “冠军不仅要跳得高,更要学得深” 的信念。
![]()
全红婵的捐赠行为并非偶然,而是成长经历与社会责任的双重驱动。童年时期,她因家庭经济困难险些放弃跳水,幸得湛江市体校减免学费并提供生活补助,才得以延续梦想。这种 “被帮助” 的记忆,成为她回馈社会的原始动力。
早在2023年,她便开始通过公益直播将打赏收入转入乡村教育基金,截至2024年累计捐赠超80万元,资助3所乡村小学建设体育设施,200余名留守儿童因此接触到跳水运动。此次直播捐赠43598.6元,更是她长期公益实践的缩影。
![]()
捐赠背后,是全红婵对“流量价值”的独特认知。在直播行业“流量即变现”的逻辑下,她选择将关注度转化为社会价值——直播间内没有叫卖声,没有带货链接,只有训练日常分享与对乡村儿童的牵挂。这种“去商业化”的直播模式,让4万余元的捐赠突破了数字本身的意义,成为传递善意的载体。正如她在捐赠证书前所说:“这些钱来自大家的支持,应该回到需要帮助的人手中。”
全红婵的善举引发了深远的社会效应。第一,它打破了公众对运动员 “只会训练比赛” 的刻板印象。中国青年报评论指出,她的选择为青少年偶像树立了“成绩与品德并重”的标杆,对比娱乐圈部分明星的商业变现,这种纯粹的善意更显珍贵。
![]()
舆情监测数据显示,事件发酵后,“全红婵榜样力量”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20亿,超80%网友表示 “被她的纯粹打动”,甚至有家长留言“让孩子以她为偶像,比任何说教都有用”。
第二,捐赠精准触达乡村儿童的教育需求。以广东湛江某乡村小学为例,全红婵捐赠的资金不仅修建了标准化操场,还添置了跳水训练器材,已有3名受助学生入选当地少年跳水队,延续着“水花消失术”的希望。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既改善了硬件设施,更点燃了乡村儿童的体育梦想,形成可持续的公益闭环。
![]()
第三,捐赠行为推动了体育明星社会责任的讨论。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继星指出,运动员公益捐赠并不鲜见,但像全红婵这样“全额捐赠+聚焦乡村儿童”的案例,能有效激活社会资源向教育薄弱地区流动。她的师兄谢思埸、陈艾森等奥运冠军受其影响,也开始参与公益活动,形成“冠军公益联盟”效应。
![]()
全红婵的直播捐赠,折射出新时代偶像的价值转型。在社交媒体塑造“人设”的浪潮中,她用真实的行动证明:偶像的魅力不仅在于赛场成绩,更在于能否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当她抱着师兄谢思埸的孩子被称为“红姨”时,当她带伤参赛仍坚持捐赠时,公众看到的不再是“天才少女”的标签,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心怀感恩的年轻女性。这种“去神化”的形象,让她的影响力突破体育圈层,成为全社会的精神符号。
对体育界而言,此次捐赠也为运动员的商业价值开发提供了新思路。相较于传统的品牌代言,全红婵通过公益直播实现了“流量——善意——影响力”的正向循环,既维护了运动员的专业形象,又提升了社会美誉度。这种模式或将推动更多体育明星探索“竞技成绩+社会责任”的双轨发展路径。
![]()
全红婵的直播捐赠,是一场关于善意与责任的生动实践。从湛江体校的寒门学子到奥运冠军,从4万余元的直播收入到乡村儿童的希望,她用行动诠释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真谛。
这场看似平凡的直播,实则重塑了公众对偶像价值的认知——真正的偶像,不仅要在赛场上创造奇迹,更要在生活中传递温暖。
当全红婵在捐赠证书上签下名字时,她写下的不仅是一个运动员的社会责任,更是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宣言。这种精神,将随着她资助的乡村儿童走向赛场,随着更多人的效仿传递开来,最终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