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网约车刚出来的时候,完全没什么规矩,不用办证,也不挑司机和车子,真想跑随时能上手,但有个硬要求 —— 你得有车。
![]()
那时候不少人看着这活儿能挣钱,凑几万甚至十几万买二手车,有的还贷款购车,就为了挤进来,慢慢市场就被挤满了,司机收入越来越少,投诉也跟着变多。
可谁想到,后来市场乱得不行,政策就开始收紧了。司机得办从业证,车子也得符合轴距、车龄这些标准,从规矩上看,入行确实比以前严了。
但有意思的是,租车模式慢慢火了起来,反而把花钱的门槛给降下来了。现在不用砸重金买车办牌,每月掏几千块租金,就能拿到合规的车,有的租赁公司还会帮忙办证件,甚至还有0成本入行,几乎不用初始资金就能试错。
这种 “规矩变严、花钱变少” 的情况,让入行变得特别容易,不少人一找不到事做就想着要不去跑跑网约车?结果就是市场更挤了,不少城市都发了行业风险预警,很多司机每天跑十几个小时,扣完租金、油电费,剩下的净利润刚够糊口。
这就带来个问题:现在这情况,到底该不该设基本的入行门槛?降低成本是好事,我觉得是该有,当一个行业让所有人都触手可及时,就会陷入无序的混乱,最后只会导致崩塌,但门槛关键不是要多苛刻,而是得合理。
市场太饱和,司机们为了抢单拼命跑,却赚不到多少钱,很多人脑子一热冲进来,最后才发现得不偿失。真正需要的门槛,不是再抬高花钱的要求,而是简单对司机的筛选 —— 比如犯罪记录、重大交通事故史,做个基础的安全和服务培训,定期检查一下车辆性能。这样既能把一些有风险的人挡在外面,规范行业秩序,也能不让更多人盲目踩坑,其实是在保护真正想靠这行谋生的人。
![]()
但大家最担心的是,设了门槛之后,网约车还能成为中年人的后路吗?现在就业市场这么卷,中年人找工作太难了:工厂里不少老岗位被淘汰,实体店不好做,小生意人也容易失业,他们大多没什么新兴行业需要的技能,年龄也不占优势。而网约车不用看学历、不用拼年龄,只要肯跑就有收入,自然就成了很多人能抓住的一根稻草。
我见过不少四十多岁的司机,之前是工厂技工、开饭馆的老板,失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租车跑网约车,每天早出晚归,就为了给孩子交学费、给老人看病。对他们来说,网约车根本不是什么光鲜的职业,就是一条能扛事的退路。
所以说,设立门槛不是要把中年人拦在门外,而是得把握好度 —— 不能用高额资金、苛刻的年龄限制把人拒之门外,重点该放在安全和服务上。比如保留 “无不良记录”“基础安全培训” 这些必要的要求,去掉那些没必要的、欺负人的限制,让真正需要这份工作的中年人能进来,同时也把那些抱着 “试试看” 心态、不重视服务和安全的人筛出去,让行业竞争回归理性。
既让网约车行业摆脱之前野蛮生长的乱象,也能让它继续成为中年人的靠谱退路,让愿意踏实干活的人,能靠这份力气稳稳赚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