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西方政客的 “看不起”:俄罗斯市场从欧美手中流向中国的真相
当西方决定对俄罗斯发起全面制裁时,他们的战略算盘里,中国始终是个配角,在华盛顿、布鲁塞尔的决策圈里,流传着两个根深蒂固的判断。
一是中国工业大而不强,只能生产中低端产品,拿不下俄罗斯市场的核心需求,二是中国金融弱不禁风,人民币成不了气候,无法替代美元欧元在俄的地位。
![]()
这种误判不是凭空产生的,过去十年,西方媒体总在渲染中国制造业依赖低端代工、中国芯片卡脖子,却选择性忽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小到螺丝钉,大到核电站设备,中国都能自主生产。
更讽刺的是,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2022年公开呼吁“中国不要帮俄罗斯”时,她的办公室里,桌上的笔记本电脑用的是中国产电池,墙上的空调是中国品牌,就连会议用的签字笔,笔芯也来自中国浙江的工厂。
![]()
他们更没算到,中国的不选边站不是软弱,而是基于自身实力的战略清醒,西方原本想逼中国站队,要么跟着制裁俄罗斯,彻底得罪这个能源大国,要么不制裁,就被扣上支持俄罗斯的帽子,面临西方连带制裁。
可中国偏偏走出了第三条路,坚持建设性介入,既和俄罗斯保持正常贸易,又不违反国际规则,这种灵活姿态,恰恰戳中了西方政客非黑即白的思维盲区。
市场的空窗:西方企业撤离后,中国的“填空时刻”
2022年3月,当大众、宝马宣布暂停俄罗斯业务,丰田、本田关闭在俄工厂时,西方媒体还在乐观预测,俄罗斯汽车市场会陷入停滞,中国车就算想进来,也没能力填补空缺。
![]()
他们的理由很充分,俄罗斯消费者认欧美品牌,中国车质量不行,售后服务跟不上,但现实很快打了脸,第一个填空的是中国汽车企业。
比亚迪带着汉、唐系列电动车进入俄罗斯,不仅解决了当地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的需求,还建立了24小时售后热线,奇瑞则针对俄罗斯的严寒天气,专门优化了汽车的低温启动系统和防滑配置。
不到一年,中国品牌汽车在俄市场份额从不足10%飙升到61%,加上俄罗斯本土品牌,合计占比超过90%。
![]()
曾经被西方占据的高端市场,也被蔚来、理想等中国品牌撕开了口子,一辆蔚来ET7在莫斯科的售价超过70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56万元),依然供不应求,不止是汽车,从家电到手机,从工程机械到农产品,中国企业都在精准填补西方撤离后的空白。
俄罗斯最大的家电连锁品牌M.Video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产冰箱、洗衣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20%,原因很简单,西方品牌撤离后,中国企业能最快响应订单,还能提供俄语售后服务。
在西伯利亚的油田里,中国产的钻井设备取代了美国Schramm的产品,因为中国企业能在48小时内派人到现场维修,而西方企业的维修团队,因为制裁根本无法入境。
![]()
金融的破局:当人民币成了俄罗斯的“硬通货”
西方政客的另一个重大误判,是低估了人民币在俄罗斯的接受度,制裁初期,他们曾断言,俄罗斯离不开美元欧元,中国人民币没有国际支付能力,俄央行的外汇储备会很快耗尽。
可2023年中俄双边贸易的数据,给了这个判断一记响亮的耳光,99.1%的贸易额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美元欧元几乎退出了中俄贸易的主流支付体系。
更让西方意外的是,人民币成了俄罗斯外汇储备中仅次于黄金的第二大资产,俄央行不仅大量增持人民币,还把人民币作为与印度、巴西等国贸易的结算货币。
![]()
在莫斯科的街头,这种变化随处可见,过去只能用美元兑换卢布的货币兑换点,如今显眼地挂出人民币兑换的牌子,大型超市里,支持人民币支付的标识贴在收银台旁;就连俄罗斯的房地产开发商,也开始接受人民币付款。
这种转变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实力的支撑,西方政客以为,中国会因为害怕失去西方市场而不敢和俄罗斯深化合作,却忘了中国本身就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14亿人的庞大内需市场。
就算没有西方市场,中国企业也能通过国内市场和新兴市场活下去,更重要的是,中国手里有俄罗斯需要的工业产品,俄罗斯手里有中国需要的能源和资源,这种互补性,不是西方的制裁能切断的。
![]()
傲慢的代价:西方失去的不只是一个市场
当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市场攻城略地时,西方企业只能在一旁惋惜,大众汽车2023年财报显示,因为退出俄罗斯市场,公司全年营收减少了约80亿欧元。
壳牌石油因为放弃俄罗斯的油气项目,损失了超过200亿美元的投资收益,更深远的影响是,西方在俄罗斯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度,正在持续下降。
俄罗斯《生意人报》做过一项调查,2022年之前,70%的俄罗斯消费者认为欧美品牌质量更好,2023年之后,这个比例降到了35%,而认为中国品牌性价比更高的消费者,从20%升到了62%。
![]()
这种认知的转变,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当西方企业因为政治原因撤离时,中国企业用稳定的供应、优质的服务和本土化的产品,赢得了俄罗斯消费者的信任。
西方政客的傲慢,还让他们失去了一个重构全球经济格局的机会,他们原本想通过制裁俄罗斯,巩固美元霸权和西方的技术垄断,却没想到,这反而给了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技术输出一个窗口期。
结语
如今再看俄罗斯市场,我们会发现,西方不是让给中国市场,而是因为自己的误判,亲手把市场推给了中国。
![]()
这群政客总以为中国吃不下,却忘了中国早已不是几十年前那个需要依赖西方的国家,当中国有能力生产全球最好的产品,有能力建立自己的金融结算体系,有能力和其他国家平等合作时,西方的傲慢,最终只会变成自己的损失。
随着中俄合作的深化,从北极的天然气管道到远东的联合开发区,从太空探索到数字经济,中国还会在更多领域填补西方留下的空白。
而那些曾经看不起中国的西方政客,或许终会明白: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里,傲慢从来不是实力的象征,而是落后的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