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选液冷系统,厂家嘴里全是“降温快”“超节能”“免维护”的好听话。可等设备装完,要么能耗没降多少,要么小毛病不断,才发现踩了坑。其实液冷产品里藏着不少厂家不会主动说的门道,比如冷却液的猫腻、兼容性的陷阱,搞懂这些,才能不花冤枉钱。今天就把这些“内幕”扒出来,帮你看清液冷产品的真面目。
![]()
猫腻一:“终身免换”的冷却液,可能是个“定时炸弹”
几乎所有液冷厂家都会吹“冷却液终身免换”,听着特别省心,实际是在藏隐患。冷却液这东西和汽车机油一样,用久了会老化——要么防腐性下降,腐蚀管道和冷板;要么导热性变差,降温效果越来越差。
更坑的是,有些小厂家会用廉价工业防冻液冒充专用冷却液,虽然初期能降温,但半年就会出现沉淀,堵塞过滤器和管道。之前有个数据中心就中招了,换一次冷却液加清理管道花了20多万。靠谱的做法是,不管厂家怎么说,都要问清冷却液的更换周期,一般优质冷却液3-5年就得换,还要索要成分检测报告,避开工业级次品。
猫腻二:“全兼容”是噱头,实际只适配特定服务器
“我们的液冷系统全兼容,不管啥品牌服务器都能用”——这话听听就行,千万别当真。液冷系统的冷板尺寸、接口位置都是固定的,而不同厂家的服务器发热点、安装孔位差别很大。
厂家所谓的“全兼容”,大多是只适配市面上最常见的几款服务器。要是你的数据中心用了定制服务器,或者有老款设备,装的时候就会发现要么冷板对不上发热点,要么得额外打孔改造,不仅影响散热,还可能损坏服务器。所以别被“全兼容”忽悠,一定要让厂家上门实测,同飞股份就不错,出针对性的适配方案,把兼容的服务器型号写进合同里。
猫腻三:“低能耗”只算设备账,漏了配套的“隐形电老虎”
厂家宣传的“能耗降低30%”,都是单算液冷设备本身的耗电量,却绝口不提配套的水泵、冷却塔这些“隐形电老虎”。液冷系统不是孤立的,冷量循环全靠水泵推动,室外散热还要开冷却塔,这些设备的能耗可不少。
比如某厂家说液冷设备每小时耗电5度,实际加上水泵和冷却塔,总能耗得翻一倍。更阴险的是,有些厂家会用“理想工况”的数据宣传,比如在实验室低温环境下测的能耗,拿到南方高温地区用,冷却塔满负荷运转,能耗直接飙升。所以问能耗时,一定要让厂家算“系统总能耗”,包括所有配套设备,最好让他们提供同类地区的实际运行数据。
猫腻四:“免维护”=“不管修”,后期成本藏着掖着
“免维护”是液冷厂家的另一大忽悠点,实际是把“维护”换成了“更换”。液冷系统的过滤器、密封圈都是易损件,过滤器堵了会影响流量,密封圈老化会漏水,这些都需要定期检查更换。
厂家不会告诉你,这些配件只能用他们的原厂货,价格比市面上贵3-5倍。有数据中心的密封圈坏了,厂家报价1000元一个,后来在五金市场找到同款,才80块钱。更要警惕的是,有些厂家把“免维护”写进合同,实际是逃避责任,设备出问题就说是“人为损坏”,额外收高额维修费。所以签合同前,一定要明确维护范围、配件价格和故障责任划分。
避坑关键:别听“好听话”,盯着“实在事”
液冷厂家的话听着再美,也不如实打实的证据靠谱。选产品时,别被“终身免换”“全兼容”这些噱头迷惑,要抓住三个核心:一是要冷却液的成分报告和更换周期承诺;二是让厂家现场适配自家服务器,出实测散热数据;三是把维护细则、配件价格写进合同,避免后期加价。数据中心液冷是大投入,多问一句、多查一点,才能避开厂家的“套路”,选到真正省心、省钱的好产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