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底,国内多地从事亚马逊、速卖通等平台的跨境电商卖家收到了来自税务机关的短信提醒,要求核实第三季度增值税申报情况。这一举措覆盖了福建、广东、浙江、江苏、湖北等主要跨境电商产业聚集省份。
这一行动源于2025年10月起正式实施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该规定由国务院于今年6月发布,要求互联网平台按季度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信息、交易金额等详细信息。
平台数据透明化
根据亚马逊发布的通知,2025年10月起,亚马逊将按季度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中国卖家相关信息,包括卖家身份、交易数量、收入以及佣金和服务费等信息。
亚马逊将于2025年10月31日前进行首次季度信息报送,范围涵盖2025年第三季度(7月至9月)的数据。
除亚马逊外,包括沃尔玛、Shopee、SHEIN、速卖通、Temu、TikTok Shop在内的多家平台均已完成备案,并启动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卖家信息的工作。
此次新规的核心在于,它将涉税信息报送义务明确延伸至所有服务中国经营者的境外互联网平台。
根据规定,无论平台注册地在境内还是境外,只要为中国境内经营者提供网络交易营利性服务,就必须履行报送义务。
税务系统已实现与互联网平台数据打通,企业申报数据正被系统自动比对核查。
从卖家反馈来看,目前收到短信提醒的多为按回款金额申报的商家,而按销售额申报的卖家暂未受到影响。
税务部门要求收到短信的纳税人在10月27日前完成更正申报,否则可能因逾期产生滞纳金。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了解到,此次短信内容主要针对申报的增值税销售收入低于互联网平台向税务机关报送金额的情况。
一位接近税务部门的知情人士表示,虽然税务总局已获取亚马逊等平台的店铺数据,但因行业特殊性暂未采取“一刀切”监管。
目前仍处于走访调研企业阶段,后续或将基于调研结果制定下一步举措,例如根据不同营收规模制定分级监管、阶梯式征税标准。
零申报时代的终结
在新规实施前,税务机关主要依赖卖家自行申报,存在明显信息不对称,许多卖家长期维持“零申报”状态。
如今,平台向税务机关报送汇聚的海量企业交易数据和参与主体信息,有助于税务机关获取更真实、完整的卖家数据。
根据中国税法,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须缴纳最高13%的增值税。只有当商家提供报关单及其他出口凭证时,才能免税,但多数线上卖家因经营架构复杂难以满足相关要求。
深圳一家上规模的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许可分析,对于头部梯队的跨境卖家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完全无需担心监管,因为本身已完成合规建设。
而腰部梯队企业则持“观望态度”,暂不主动推进合规,担忧审计等合规投入成为“沉没成本”。
这类企业多为一般纳税人,长期零申报,销售额达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但利润极低且缺乏进项票,想申报却无力承担税负。
对于占行业比重最大的长尾梯队中小微企业而言,此前长期缺乏合规意识,部分中小卖家财务体系缺失,游走在税收监管灰色地带。
面对新规,不同类型的卖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大型卖家有足够的规模和利润来应付合规所需要的各项成本,而占比较大的中小卖家,则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腰尾部卖家的转型方向是产品精细化与合规化:一是选品上,淘汰低客单价、无竞争力的产品,聚焦高附加值品类;二是运营上,主动适应监管要求,通过核定征收等政策降低合规成本。
当前不少跨境卖家试图借道香港规避或降低税负。
具体操作模式为:内地公司先将货物卖给自身的香港公司,再由香港公司转售给海外买家;亚马逊店铺仅用内地公司作为“空壳”,销售款项直接进入香港公司账户,利润留存香港。
然而,深圳一位专注于电商财税合规的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模式看起来实现了流程的闭环,但不合规”。
因为香港公司本质是空壳,实际运营都在内地,而且店铺(空壳公司)可能零申报,可亚马逊会向内地税务部门报送真实销售额,两边数据对不上,很容易被查。
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我国外贸的重要引擎。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06万亿元,增长6.4%,成为稳外贸、促转型的重要力量。
然而,行业的快速扩张必然伴随着监管体系逐步完善的需求。
除了平台涉税信息报送新规外,国家税务总局还在2025年7月发布了第17号公告,要求从10月1日起,所有国内代理出口企业预缴申报时,须同步报送实际货主的基础信息与出口金额。
这一政策通过穿透式监管彻底终结“买单出口”灰色链条。
涉税信息报送新规的实施,是跨境电商行业迈向成熟规范的必经环节。
长远来看,它将彻底重塑行业生态体系,推动中国跨境电商告别“重规模、轻质量”的发展模式,正式步入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全新发展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