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特朗普签署了由参众两院通过的临时拨款法案,标志着联邦政府结束了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停摆”危机。这场持续多日的政治僵局虽暂时缓解,但背后暗藏的党派博弈与结构性矛盾,却预示着未来更激烈的政治对决即将上演。
在观察者看来,这更像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平静,共和党与民主党正借机调整策略、积蓄力量,为明年年初可能再次爆发的政府停摆危机做准备。
![]()
要理解当前局势的复杂性,需从本次停摆结束的几个关键维度切入。
首先,参议院对临时拨款法案的表决结果颇具戏剧性。
原计划中,特朗普政府提交的新财年预算案因未能获得参议院60票的最低通过门槛而搁浅,直接导致联邦政府因资金断流陷入“关门”状态。
经过两党密集磋商,共和党调整策略推出新版预算方案,最终以60票对40票的微弱优势通过参议院审核,60%的支持率是最低要求,哪怕少一张支持票这份新预算案就过不了参议院审核。由此可见两党的分歧依然很大,未来将继续博弈。
![]()
其次,临时拨款法案的时效性特征决定了其本质是“权宜之计”。
法案仅保障与军队、农业部和立法部门相关的全年拨款,其他政府部门的资金仅维持至2026年1月30日。这意味着三个月后,联邦政府将面临新一轮预算谈判的“生死时速”,若届时无法达成共识,2026财年剩余8个月的资金缺口将再次触发政府停摆。
这种“分段拨款”的模式,既是对当前政治僵局的妥协,也埋下了未来冲突的种子。
![]()
更核心的矛盾聚焦于两党在《平价医疗法案》拨款问题上的尖锐对立。
作为奥巴马政府时期的标志性医保改革政策,该法案通过税收抵免为中低收入群体降低医保自付费用,其有效期在今年年底面临终结。民主党主张永久延续或至少延长一年;而共和党则持反对态度,特朗普曾明确表示宁可直接向民众发放医保补贴,也不愿让保险公司从中受益。
原预算案因完全未提及延长该法案,遭民主党议员集体否决,直接导致政府停摆。新通过的临时法案虽暂时化解危机,却仍未纳入《平价医疗法案》的延期条款,其顺利过关依赖的是7位温和派民主党议员的“叛变”。
他们主要出于避免政府持续停摆的考量,同时寄希望于后续对剩余预算的谈判中实现核心诉求。
![]()
这种策略性妥协背后,是民主党对最终谈判的背水一战。
由于临时拨款法案仅覆盖至1月30日,届时对剩余预算的表决将成为决定《平价医疗法案》命运的关键战役。若共和党继续拒绝妥协,法案将面临永久失效的风险,而温和派民主党议员在核心诉求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很可能转向强硬立场,与共和党形成对峙。
这种“最后通牒”式的谈判逻辑,使得1月30日后的预算拨款谈判充满变数——若两党无法达成共识,政府停摆将再次成为现实。
![]()
展望未来,美国政府停摆危机的反复上演,本质上是政治极化与制度僵化的产物。当预算分配成为党派博弈的筹码,当社会政策沦为政治交易的附庸,联邦政府的正常运转便难以避免周期性危机。
而此次临时拨款法案的通过,虽暂时平息了风波,却未能触及根本矛盾。两党在《平价医疗法案》等核心议题上的分歧,仍将在未来数月的谈判中持续发酵,若无法通过制度性改革缓解政治极化,类似停摆的危机或将成为美国政治的“新常态”。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