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昨晚(11月12日晚)报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本周在国会发言时暗示,政府可能调整长期坚持的“无核三原则”,此举立即引发外界揣测她或正考虑放宽禁止核武进入日本领土的禁令。”
想当初,1967年佐藤荣作喊出“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时,还靠这拿了诺贝尔和平奖,1971年国会表决通过后成了“国策”,但从头到尾没真正写成法律。
换句话说,这规矩更像个政治口号,想改随时能找理由。更讽刺的是,当年就跟美国签了核密约,默许美军载核舰船停靠日本港口,等于从一开始就给“不运进”留了后门,如今高市早苗只是想把这扇虚掩的门彻底推开而已。
这波操作的铺垫早不是一天两天了。2022年高市早苗就在电视节目里放风,说要在自民党内讨论“不运进”原则的例外情况,那会儿就想着给核武进入留口子。
到了2025年了表现的就更直白了,10月底自卫队前一把手河野克俊直接喊着要搞“核共享”,让美军把核武部署在日本,还说日本得参与核武使用决策,这分明是跟在高市早苗后面敲边鼓。
在她领导的自民党和执政伙伴里也签下了要搞“下一代推进系统”潜艇,防卫大臣干脆明说“所有选项都不排除”,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调整“无核三原则”早成了明牌。
他们敢这么干,全靠渲染“安全焦虑”搭台子。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写了五百多页,核心就一句话:周边不安全,得搞“反击能力”。
里面列明要2026年前部署500枚美制“战斧”巡航导弹,在宫古岛、石垣岛摆满反舰导弹封死宫古海峡,还建日美共用的军事基地,把西南诸岛打造成“要塞”。
这套说辞听着唬人,其实就是给自己找借口,就像为了买枪先喊“有人要打我”,先把紧张气氛拉满,再突破规矩就显得“合情合理”。
可他们忘了,自己是唯一挨过核爆的国家,广岛和平纪念公园里“错误不会重演”的碑刻,这会儿倒成了尴尬的背景板。
真正的算盘,是想把北约的“核共享”模式搬到东亚来。这模式说白了就是让美国把核武存到自己地盘,自己参与训练维护,换个“共同防御”的名头。
德国就是这么干的,作为北约核共享国,美国在德国比歇尔空军基地部署着B61-12型核弹,这玩意儿最高当量5万吨,比当年炸广岛的原子弹还厉害3倍多,德国战机还专门去美国练怎么挂核弹。
日本眼里盯着的就是这套,觉得把美军核武请进来,就能搭上美国的核战车,却没算明白欧洲那些部署核武的基地,早就出过好几次安全事故,真把核武摆到日本,万一出点岔子,最先遭殃的还是自己人。
这步棋藏着“隐性拥核”的小心思。日本嘴上说“不拥有、不制造”,手里的技术早攒得差不多了,全球领先的铀浓缩能力,能短时间造出武器级钚,“文殊”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的经验,让他们摸透了核材料再处理技术。
现在又盯着核动力潜艇,军事专家都清楚,潜艇用的核反应堆小型化技术,跟造核弹的工艺就差一层窗户纸。
要是真搞成了核潜艇,再借着“核共享”接触美军核武,哪天想自己造核弹,技术上根本不是难题,这“无核三原则”到时候就是张废纸。
美国刚“批准”韩国造核潜艇,朝鲜就加速了核导计划,日本这会儿又想放核武进来,等于给东亚安全埋了个炸药桶。
韩国国内早就有“自主拥核”的呼声,日本一动,韩国说不定更有理由跟进,到时候大家都搞核威慑,反而更不安全。
这就像邻居们都开始囤刀,你觉得自己拿把剑更安全,结果整个胡同都成了火药桶。中国外交部已经表态希望别搞对立,可日本显然没听进去,一门心思要往核保护伞底下钻,却没想想这伞底下说不定藏着更大的风险。
说到底,高市早苗这波暗示,就是把半个多世纪的和平招牌当成了可揉可捏的橡皮泥。从当年偷偷签核密约,到如今明着讨论放宽禁令,从买巡航导弹到琢磨核潜艇,每一步都在往核风险里凑。
他们以为靠美国的核武能换安全,却忘了核武这东西从来不是保险箱,一旦打开潘多拉魔盒,最先被灼伤的,可能就是那些喊着“求安全”的人。毕竟历史早摆着例子,靠别人的核武器撑腰,从来都是引火烧身的买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