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如何辨别一个人是在「滋养」你,还是在「消耗」你?
这题,对于高敏感人来说,深有体会。
可以总结成三个阶段。
相处之前
如果是认识的人,那么在相处之前就有感受。
还没见面,一想起要和「消耗」你的人相处,心情就会变得烦躁,一万个不想见面。
但一想起「滋养」你的人,就很开心。
相处之时
和「消耗」你的人相处时,肩膀不自觉收紧,喉咙似乎有痰堵着,胸中搁着一口气没顺下,胃部是紧缩的。话是一句都不想说的,因为一说话,情绪很容易波动。
和「滋养」你的人相处时,身心舒畅,嘴角上扬,心平气和。
相处之后
和「消耗」你的人相处之后,有种能量被掏空的无力感,恨不能火速逃离,永不联系是最好的。
和「滋养」你的人相处之后,则会变得能量满满。这边刚结束相处,心中就开始期待下一次的见面。
更具体的描述
与「消耗」你的人相处,杨定一的《水仙》里,有两个案例的描述也很能说明。
一位是妻子对丈夫的感受:她形容先生好像一个能量的吸血鬼,不光是粗鲁、冷漠、情绪化,而且还随时带来一种沉重的黏滞感。任何轻快一点的心情,都会马上被吞掉。
一位是丈夫对妻子的感受:在她身边,人不会感到自在,而是心里会发慌。别人不会觉得她好亲近,也不想接触她。
不管是「消耗」你的人,还是「滋养」你的人,你的感受早已告知答案。
![]()
写在结尾的话
如何辨别一个人是在「滋养」你,还是在「消耗」你?
上面分享的三个阶段,说的是认识的人,那么不认识的人呢?
一开口就知道。
写这篇的时候,脑中想起了一个人。
那是偶遇的一个人,她绝对算得上是资深「滋养」你的人,哪怕是一位陌生人。
她是我国庆回老家,打车时遇到的一位女司机。
一开口,她恰到好处的语调、语音、语速,就让人从心底那么自然地想要听她说话、和她说话,哪怕只是闲聊几句,都有种被滋养到的感觉。
这是第一次,遇到如此能「滋养」人的人,而且还是一位陌生人。
人到中年,身边能「滋养」你的人不多,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因而,对于那位偶遇的女司机,印象很深。
遇到「滋养」你的人,好好珍惜。
其实,最能「滋养」你的人,是自己。
与其期待他人的「滋养」,不如学着自己「滋养」自己。
Hi~我是弥小木
过好当下最要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