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欧文明的十字路口,葱岭(帕米尔高原)见证着数千年历史的变迁。它看过印欧人的战车隆隆驶过,看过亚历山大的方阵整齐行进,看过玄奘的身影在风雪中前行,看过成吉思汗的铁骑呼啸而来,也看过俄国的火炮轰鸣。
《葱岭之外:亚欧文明的十字路口》(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出品)以葱岭为锚点,清晰展现东西方文明数千年来的碰撞、融合和新生,让“丝路”从抽象名词变成可触摸的真实历程,将中亚这个边缘地带,描绘成世界历史的十字路口。
![]()
本书作者复旦大学教授侯杨方被称为“探险家”式的学者,他策划主持了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境内外帕米尔高原的系列考察,远赴西域边疆,多次翻越海拔近五千米的山口,在当地的风土、风俗中寻找历史遗迹,配合大量实景照片,将久远的故事与当下的边疆风光结合,让硬核历史变得可看可感,对丝绸之路进行了首次“精准复原”。
从最初单纯的地理考察,到后来的跨学科研究;从关注具体的历史事件,到思考文明演进的规律;从埋首故纸堆,到亲身走进历史现场,每一步都让作者对中亚的理解更加深入。
“当在罗布泊看到枯死的胡杨林时,我理解了楼兰古国消失的原因;当在费尔干纳盆地看到密集的灌溉网络时,我明白了为什么这里会成为中亚的粮仓;当站在撒马尔罕的雷吉斯坦广场时,我感受到了多元文明交融的魅力。这些现场的体验,是任何文献资料都无法替代的。”侯杨方诚实写下“最难忘的是那些在考察途中的顿悟时刻”。
“《葱岭之外》无疑是一部优秀的学术普及著作。侯杨方以严谨的学术语汇、精确的数字数据、流畅自然的语言,形象、准确、生动、传神地描绘了历史与地理交织的壮阔画卷,展示了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无法亲历近观的神秘境界。”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葛剑雄为本书倾情作序。
“《葱岭之外》这部书的历史跨度很大,从青铜时代一直写到18世纪准噶尔和清朝的较量,跨越了近五千年历史,但主线鲜明,并不感觉堆砌。尤其是描绘大唐、阿拉伯、吐蕃的百年角逐,以及印欧人的衰落与突厥人的兴起等章节,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可读性很强。”历史作家六神磊磊认为。
全书配有100余幅作者实地考察照片,大漠、绿洲、千年风沙侵蚀下的古城、被掩埋的遗迹……文明穿越数千载岁月,呈现眼前。葱岭之外,世界很大;历史长河,故事很多。(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俊宇)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