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泰国是友好邻邦,自古以来交往频繁,古代有大量的华人移居泰国,泰国当前也是国外汉语教学最为普及的地区。1975年中泰建交后,泰国从王室、政府到民间,都致力于发展对华友好关系。2024年,中泰两国相互永久免签,把中泰一家亲推到了新的高度。2025年11月13-17日,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泰建交50年以来泰国国王首次访华,也是哇集拉隆功国王首次对外国进行正式访问,他的来访,将把中泰友谊推向新的高度。
![]()
中泰两国国旗
一、中泰友好交往史
中泰友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据学界研究,泰人的祖先是中国史书所载“百越”的一支,后来从云南、广西迁至中南半岛,与当地的孟族、高棉族融合,形成了后来的泰人。
唐朝时,中国曾与室利佛逝、赤土等东南亚国家保持朝贡往来,这些国家的势力范围包括现在的泰国南部。
1238年,素可泰王朝建立,该政权通过中国云南的大理国与中国文化建立了间接的联系。元朝时,素可泰与中国来往较多,据传兰甘亨大帝曾派使节前往大都(北京),并邀请中国工匠到泰国传授制陶技术,著名的“宋加洛”瓷器就是受中国青花瓷影响而产生的。中国这边,周达观在《真腊风土记》中也记载了暹国与罗斛国的情况。
明朝时,暹罗正式纳入朝贡体系,朱元璋赐封“暹罗国王”并印绶、诰命、文书,准其“岁贡”(一年一次或两次)。自1371年起,暹罗几乎每年遣使中国。永乐年间(15世纪初),郑和七下西洋六次都访问了暹罗。同时,大批华人南迁泰国,形成早期华侨群体。
![]()
广东澄海郑信纪念公园
清朝时,暹罗继续向清朝朝贡,乾隆年间尤为频繁。同时,大量华人定居泰国,进入商贸、官职与宫廷,成为泰国经济与社会的重要力量。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郑信。郑信(1734-1782)的父亲为中国潮州人,母亲为泰国当地人,他在泰国即将被缅甸灭国时率兵抗缅,不但恢复了疆域,还把国土拓展到了现在的老挝和柬埔寨地区。他建立的吞武里王朝虽仅存15年,却被尊为“民族复兴之王”。
20世纪后,泰国对境内的华人采取了同化政策,曾出现短暂紧张关系,但华人最终都使用泰国姓名、学习泰语,融入了泰国社会,为后来两国友好交往打消了疑虑、奠定了民意基础。
1950-70年代,泰国加入美国阵营,曾是遏制中国的“东约”的主要成员国。1975年,中泰建交,两国关系开启了新的篇章。
1979年,泰国正大集团投资中国,成了改革开放后第一家进入中国大陆的外资企业。1988年,泰国成为中国公民首个出境游目的地国家。1990年4月21日,由泰国正大集团和我国中央电视台合办的栏目《正大综艺》开播,在节目中,主持人带领观众“云游”世界,极大地开阔了当时信息相对闭塞的中国观众的视野,成了一代人的记忆。
![]()
历史记忆:央视《正大综艺》
中泰建交后,两国人民交往频繁,泰国诗琳通公主精通汉语,长期担任中泰友好使者,先后访华五十多次,2019年获我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勋章”。我国民众也大量出访泰国,2018年,当年访泰中国人突破1000万。2024年,中泰两国宣布永久互相免签证,成为中国外交史上史无前例的壮举,也标志着两国关系达到了高度互信的程度。
二、泰国的华人及汉语学习氛围
中泰友好交往不仅体现在政府层面,民间人文交流同样重要。泰国华人华裔群体和汉语教育构成了现代民间友好交流的桥梁。
华人迁居泰国主要在明清时期,尤其是在18世纪至19世纪间,大批来自中国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的华人赴泰定居。早期的移民多以贸易、手工业和农业为生,逐渐形成了以曼谷、清迈、宋卡、普吉等地为中心的华人社区。到了19世纪中叶,泰国华人已经成为泰国社会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泰国王室对华人一直持欢迎态度,尤其在阿瑜陀王朝和吞武里王朝时期,华人不仅在经济上有所贡献,甚至在政治层面发挥作用。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前面提到的吞武里大帝郑信,其父郑镛为中国潮州人。
![]()
曼谷唐人街
目前,泰国华裔约占全国人口的11‑14%,如果包括部分华裔血统的人口,则可能多达40%。华裔长期活跃于商业、金融和工贸领域,是泰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文化上,华裔泰国人虽然高度同化,但仍保留中国节庆、语言和文化习俗。这种民间联系为中泰交流提供了“亲缘感”,使得两国关系不仅是政治与经济上的合作,也是文化和社会层面的认同。
泰国华人在中泰关系中发挥了独特的桥梁作用,最早进入中国投资建厂的正大集团就是华人企业。此外,华人社团通过组织活动及推广华文教育,扩大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也增进了泰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
泰国清莱皇家大学孔子学院
目前,泰国是中国境外汉语教育做得最系统、最完整的国家。泰国所有的中小学都开设了汉语课程,30多所大学开设有中文专业(中国有49所本科高校开设泰语专业),还有民办华文学校150所。我国政府也在泰国建了16所孔子学院和20个孔子课堂,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还在泰国建了曼谷中心。中泰两国教育部门、高校也长期进行教育合作,每年有2万多名泰国学生来华留学,现在汉语在泰国已成了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外语。
三、泰国的友华政策与现代合作
在政策层面,泰国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巩固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体现出战略互信和务实合作。
泰国虽然和美国关系密切,但“友华”始终是中泰建交后历届政府外交政策的导向,通过密切的高层互动和建立机制化的合作框架,为中泰友好关系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泰国积极推动本国发展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对接,特别是在泰中高铁和南部"陆桥"物流项目等重大互联互通项目上寻求中方的投资与合作。在多边舞台上,泰国也致力于与中国在东盟、澜湄合作等框架内加强协调,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
泰国街头的中国手机广告
经贸方面,泰国高度重视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发展和空间探索等未来产业与中国的合作。同时,泰国也在积极吸引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制造等领域进行投资。目前,比亚迪已在泰国罗勇府建厂,是中国车企在东南亚建设的首个大型整车工厂。中国的手机和电子产品、泰国的大米和榴莲等水果在两国都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
民生和安全领域,中泰两国已永久免签,中国多年来一直是泰国第一大游客来源地,中国游客为泰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泰国加入中国主导的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机制,长期协助中国打击跨境犯罪及毒品交易,近年来,两国在打击电诈、抓捕中国“红通”人员方面也开展了有效的合作。
![]()
泰国清莱的比亚迪4S店
2024年,中泰双边贸易额达到1339.8亿美元,年增长6.1%。中国是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外资来源国,泰国的正大、CP等企业在中国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泰国的榴莲更是占了中国进口榴莲的80%。
今年是中泰两国建交50周年,回顾“金色五十年”,硕果累累,相信两国将会进一步深化“中泰一家亲”理念,在更广、更深的领域优化合作,共同造福两国人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