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坐上海地铁3、4号线共线段落的乘客迎来新的乘车体验。曾经因黄、紫双色交织而令人困惑的“不3不4”问题,随着上海地铁对列车标识系统全面升级,正逐渐成为历史。此次升级采用“面积更大、数量更多、视角更全”的标识贴纸,使列车“身份”一目了然。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列车标识升级
记者在3、4号线共线段车站观察发现,升级后的列车身份标识实现了全方位覆盖:
视角更全
车头新增右侧线路标识,乘客在列车进站时即可从远处看清线路编号,无需等到列车停稳后再匆忙确认。
面积更大
车门处的线路标识贴纸面积扩大至原来的三倍,醒目的“3”或“4”数字一目了然。
数量更多
每节车厢的标识数量从原先5个增至10个,在双侧车门左右两侧均有张贴,配合车厢连接处的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线路信息,形成“多角度、无死角”的视觉引导。
![]()
车头新增右侧线路标识
“以前车头线路标志不明显,得紧盯着车身颜色猜测。现在车还没进站,我就知道是几号线了。”在虹桥路站候车的王女士对新设车头标识表示赞赏。
为何3、4号线的标识长期困扰乘客?根源在于两线在宜山路至宝山路区段实行共线运营。部分列车在两线之间共享运行,车身统一涂装为贯穿整节车厢的色带:一条宽约20厘米的紫色条纹,上方紧邻一条宽约5厘米的黄色条纹。
![]()
车身颜色相同,如今的大标识更容易区分线路
“紫色面积更大、更显眼,明明是3号线,远远看去却总被误认成4号线。”经常在镇坪路站乘车的李先生道出不少乘客的共同感受。同时,由于共线列车并非规律性交替进站,可能出现连续两辆为同一线路的情况,依赖“上一辆是3号线,下一辆该是4号线”的经验判断常常失灵。“早高峰时间紧迫,来不及每次都核对站台屏幕,以前靠颜色和猜测上车,十有八九会错。”李先生的无奈,正是“不3不4”调侃背后乘客的真实困扰。
此次标识升级从乘客实际痛点出发,通过多重信息提示有效解决误认问题。刚从中潭路站下车的陈先生指着车门上方说:“现在标识又大又多,走到哪都能看到,再加上电子屏和广播,三重保障,再也没坐错过!”他所提到的站内广播提示“列车马上就要进站了,列车为3号线”,为乘客提供了听觉上的辅助确认。
![]()
如今(下图)的标识面积扩大至原本(上图)的3倍
另一位乘客张阿姨特别赞赏扩大后的数字标识:“我们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以前那小标识得看好半天。现在这个‘3’字这么大,清清楚楚,对我们老年人特别友好。”
上海地铁官方表示,本次涉及标识更新的03a02、04a02型列车共35列,在江杨北路、石龙路、蒲汇塘三大基地同步开展升级改造。首批完成标识升级的列车已投入运营。通过本次升级,整列车的线路标识总数达到122处,形成了覆盖车厢关键视角的立体识别系统,从根本上消除了乘客的辨识困惑。全部标识更新工作预计将于11月中旬完成。
记者:李芊、林轩葳(实习)
编辑: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上观号作者:徐汇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