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老于,是街坊们公认的厚道人。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爱笑、身体看上去健壮的大伯,会突然查出胰腺癌。
更叫人揪心的是,在做完手术后,才短短3个月,他便离开了这个世界。
老伴回忆起他的生活习惯,一度哽咽:“他就喜欢喝甜饮料,还爱吃腌制的咸鱼咸肉,觉得多吃点没什么。”
![]()
可当医生含泪劝慰时,大家才后知后觉:有些习惯,原来真的会伤害生命。难道只是‘运气不好’吗?到底是哪些日常饮食,成为了健康杀手?
故事像个谜一样,笼罩在小区的每个人心头。你或者你的家人,也有类似的饮食偏好吗?
本文将用权威研究和临床数据,告诉你胰腺癌高发背后的危机,解答医生反复强调要警惕的“2大高危饮食物”,以及生活中真正可实行的防癌建议。别等悲剧发生,才追悔莫及。哪些坏习惯,毁掉了胰腺?第2个经常被忽略,很多人还在犯。
多数人习惯觉得“爱吃点甜的没关系”“咸鱼咸肉提味下饭”,但权威数据显示,这些饮食不只是升高体重那么简单。
中国疾控中心2022年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显示,胰腺癌发病率较10年前上升18.2%,而中年男性发病尤为突出。胰腺是负责分泌胰岛素和消化酶的“后勤部”,但长期高糖、高盐、高脂饮食,容易诱发炎症、功能紊乱,甚至增加肿瘤发生风险。
![]()
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涵盖11万人、历时12年的随访发现,长期每天摄入高糖饮料(如碳酸饮料、奶茶等)的人群,胰腺癌风险增加37%。原因在于,大量糖分不断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腺负担过重,促成慢性炎症和细胞变异。
和“甜”一样危险的,是被很多中老年人误以为是“家常美味”的腌制咸鱼和咸肉。
中华医学会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每周摄入腌咸肉类超过2次的人,罹患消化系统肿瘤(涵盖胰腺癌)的风险,是一般人的1.9倍。这类食物中的亚硝酸盐等易致癌物,是不折不扣的“隐形炸弹”。
高糖食物让胰腺反复大量分泌胰岛素,导致胰腺细胞过劳和受损,就像一台永不休息的发动机,迟早有一天“熬坏”。
腌制和高盐食品中的亚硝胺及致癌物质,长期刺激胰腺组织,破坏细胞DNA,增加癌变几率。
![]()
更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日常小习惯”往往以为无害,却是癌细胞滋生的温床。尤其是第2类:腌咸肉鱼,很多普通人没有防范意识,但风险却真实存在。
很多患者家属在悲痛之余都会问:“早点注意,会不会不一样?”医学证据显示,改善饮食结构、远离高危食品,能显著降低胰腺疾病发生风险。
《柳叶刀·肿瘤学》2023年中国多中心队列研究发现,合理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胰腺癌发病率可下降28%。
而在北京协和医院近10年随访的近1500例消化系统癌症病史患者中,戒掉甜饮料、减少腌制咸肉摄入的个体,其复发和进展概率也显著下降。
医生建议,如果你日常已离不开饮料或咸菜,不妨尝试这样做。
用清水、淡茶、鲜榨果蔬 instead of 各种糖分饮品。即使“无糖气泡水”,也建议适量,不要贪多;腌咸肉鱼等,每月最好不超过1-2次,且煮熟透,尽量配合新鲜蔬菜一起食用,稀释其中有害物质。
![]()
多吃富含维生素C、叶绿素的蔬菜,如西兰花、菠菜、番茄,有利于抗氧化,保护胰腺,提升整体免疫力;控制体重,规律锻炼,远离吸烟饮酒,都是保护消化健康、预防癌症的重要防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