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现场视频,被塌方的石头土方冲毁一段,剩余段完好。
垮塌视频逐帧分析显示,断裂点精准发生在桥台与边坡连接处。这座"Y型"特大桥的220米主跨与172米高墩形成杠杆结构,当库区蓄水引发岩土体软化后,边坡失稳产生的侧向压力被几何级放大。
而且出事故这个地方,就是双江口水电站库区周边。水库周边本身就是一个地质和水文条件非常复杂的环境。
![]()
水库在蓄水、放水的过程中,水位会频繁、大幅地升降。这水一涨一落,会不断地浸泡、冲刷岸边的山体土壤和岩石,就像反复揉捏一块饱含水分的泥土,会大大降低它的稳定性。有时候,水渗进山体的裂缝里,还会产生额外的压力,进一步促使山体向下滑。所以,这个特定的环境因素,很可能在这次快速的滑塌中,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
还有一点,就是2025年7月6日同一路段隧道口就曾发生100立方米塌方。双江口水电站库区蓄水对地质环境的扰动,是否在桥梁设计阶段被充分评估?
![]()
毕竟,今年2025年5月1日,目前为止世界最高坝—双江口水电站库区完成首次蓄水。水库蓄水后,水位周期性升降会改变岸坡应力分布,引发“库岸再造”——即水下岩土因浸泡软化、浮力变化而逐渐失稳。
当然了,万幸的是,这次桥塌了,却没有任何人伤亡。这得归功于出事前的预警和及时的处置。
官方通报里把原因说得很明确,就是右岸山体发生变形滑塌。注意这个词,滑塌,它描述的是一种山体失稳、向下移动的过程。这种过程一旦启动,有时候会非常迅速。
![]()
你可以把山体想象成一个用很多块积木勉强搭起来的、不太稳定的结构。平时看着没事,但一旦内部有个关键支撑点因为雨水渗透、或者自身结构老化出了问题,失去了平衡,那么整个积木堆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散架、滑落。桥梁的支撑结构,比如桥墩和基础,是按照正常情况下的受力设计的。当山体滑塌时,会产生一股巨大无比的横向推力,这股力量往往远超常规设计的承受极限。所以,桥的支撑结构在它面前,就像是被一把推倒的积木,瞬间就被摧毁了。从发现裂缝到彻底垮塌,这中间其实就是山体内部失稳、加速、最后崩溃的过程,一天时间,对于一场剧烈的地质运动来说,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桥塌掉的前一天,也就是11月10号,负责道路巡查的工作人员就已经发现了不对劲。桥头右边岸上的路面和旁边的边坡,出现了明显的裂缝。这不是个好兆头,所以相关部门立刻就采取了行动——对那段路进行了交通管制,不让车辆和行人通过了。
结果到了第二天,11月11号,情况急转直下。那个出现裂缝的山体,变形得更厉害了,肉眼可见地在加速滑动。最终,在下午4点多的时候,右岸的山体彻底支撑不住,发生了变形和滑塌。你想,桥是靠着两头的岸基支撑的,现在一头“坐”着的山体自己滑走了,那桥自然也就跟着垮了。这一段的路基和引桥部分,就这么塌陷了下去。
那么大桥设计到底会不会考虑山体滑坡的问题呢?
从我个人的工作经历来说,这是一定,而且肯定,会考虑的事情。像红旗桥这种级别的工程(资料显示它全长有758米,主墩高度达172米,绝对算是个大型工程了),在动工之前,是有一套非常严格和科学的流程的。第一步就是进行详尽的地质勘查。工程师和地质专家们会像给人做全身检查一样,对桥址区域的土壤、岩石、地下水、边坡稳定性等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评估。他们会分析历史上这里有没有发生过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并据此预测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
所以,在设计方案里,必然会包含对边坡稳定性的计算,并且会设计相应的防护措施。比如,可能会通过修建挡土墙、打抗滑桩、进行锚固,或者对不稳定的坡面进行加固处理等方式,来确保大桥两头坐着的山体是稳固可靠的。可以说,防御类似山体滑坡这样的风险,是大型桥梁设计的基础必须做的项目,而不是附加题项目。
但是现实是还是塌了,要知道做任何的工程设计总是基于一定的假设和标准进行的。比如,我们会根据过去一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气象和地质资料,来预测未来可能遇到的“五十年一遇”或“百年一遇”的极端情况。我们设计的防护措施,也是针对这个预测范围内的风险。
不过大自然有时候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它可能会产生超出我们历史经验和预测标准的极端事件。比如,一场异常集中和强大的降雨,一种我们之前未曾认识到的特殊地质构造,或者像水库运营带来的长期、复杂的水文地质变化等。当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时,就可能催生出一种超出我们原设计防御标准的、更加剧烈的山体变化。今年马尔康市就有暴雨,最多有45毫米,而结合双江口水库蓄水成功后,是否对水库蓄水后的长期地质演化有足够的预判?因为许多边坡在施工时看似稳定,但随着库区水位反复涨落,地下水渗透路径改变,原本稳定的岩层可能在数月或数年内逐步劣化。
![]()
那么今年其实四川发布过预防地质灾害的文件。
![]()
而且川西高山峡谷地区就是重点防御地区。
![]()
另外一个文件也是说需要重点关注这些地区的地质灾害。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人受到伤害的缘故,因为一直有预案一直有人在巡查。所以这种灾害可以说是预料之中会发生,但是大家都希望不要发生的事情。
![]()
那么今年阿坝州地区,就发生了7起地质灾害,所以这次砸到桥才上了新闻。我也只能说政府对于地质灾害的防范已经做足了,但是大自然的威力,实在是人类无法抵抗的。而且未来对于双江口水库周围的桥梁道路是否需要装备用北斗位移监测、实时视频监控与智能预警系统,实现毫米级形变感知?这就需要更高层次的专家来给出答案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