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遭遇非法武装突袭重创,局势早已突破和平底线,实质进入战争状态,这一仗如果不打,或许难逃“国将不国”的命运。
爆炸震醒的首都:打在司法门口的一拳
11月11日中午,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G-11区地方法院门口发生自杀式爆炸。
![]()
![]()
当天 12 时 39 分左右,一名自杀式袭击者本打算进入这座地方法院司法大楼内部实施袭击,但因现场安检十分严格未能如愿。
当时正处于法院休庭时段,不少人员正离开大楼,袭击者随即在大楼外一辆警车附近引爆了身上的炸弹。
爆炸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还致使多辆汽车损毁、起火。
![]()
该事件已造成至少12 人死亡、27 人受伤,遇难者和伤者中包含法院外的请愿者与律师。
由于部分伤者伤势较重,当时有官员提示死亡人数存在上升的可能,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也及时确认,此次袭击事件中没有中国公民伤亡。
法院,本是代表司法和秩序的地方,却被选为袭击目标。
对恐怖分子而言,这样的目标比军事基地更能“制造新闻”。
![]()
遭遇如此痛击之后的几小时内,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总理夏巴兹均对此次袭击予以强烈谴责,扎尔达里还向遇难者家属表达了深切哀悼。
内政部长穆赫辛・纳克维怒斥该事件是 “懦弱的恐怖主义行径”,并表示政府会迅速确定袭击者身份,将责任人绳之以法。
![]()
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更是在社交平台直言巴基斯坦 “正处于战争状态”,强调这起袭击敲响了警钟。
巴安全部门消息人士指出是 “巴基斯坦塔利班”(TTP) 制造了这起袭击,还指责该组织藏匿在阿富汗境内策划此次行动。
![]()
![]()
随即,后续法新社报道显示,“巴塔” 正式宣称对该事件负责,且在声明中表明此次袭击的目标是司法官员。
“巴塔”:极端组织的复仇与宣示
此前外界怀疑的俾路支武装,其活动范围集中在巴基斯坦西南部,很难渗透进戒备森严的首都核心区,这让巴塔将袭击地点选在首都成为可行之举。
而且,巴塔目的动机契合。
![]()
要知道,巴塔的核心目标一直是推翻巴基斯坦现有的世俗政权,而法院作为司法体系的核心载体,是国家秩序和世俗权力的重要象征。
特意将袭击目标选在首都的地方法院,并非单纯制造恐慌,而是意在挑战巴基斯坦的司法体系与国家机器,动摇民众对政府治理能力的信任,进而削弱巴政府的统治根基。
![]()
相较于边境地区的零星袭击,在首都发动袭击,对国家权威的冲击力和破坏力会更强。
与此同时,巴塔长期活跃在开伯尔 - 普赫图赫瓦省与联邦直辖部落区,这些区域和首都伊斯兰堡仅一山之隔,地理距离极近。
经过多年经营,该组织已多次成功渗透到伊斯兰堡及周边区域,具备在首都策划实施袭击的组织与行动能力。
![]()
其次,袭击时间极其“巧合”。
这场袭击可能是对前一日反恐行动的报复。
11 月 10 日,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发表声明称,军方刚挫败了一起 “巴塔” 针对巴西北部开伯尔 - 普什图省南瓦济里斯坦地区军校的袭击。
![]()
当时袭击者驾驶装满炸药的汽车冲击军校大门,巴安全人员反击并打死两名武装分子,彼时正全力围捕另外 3 名相关人员。
第二天,首都发生爆炸,时间点几乎无缝衔接。
印巴双爆:南亚安全裂缝被撕开
就在伊斯兰堡爆炸的前一晚,印度新德里红堡发生了一起汽车炸弹袭击。
![]()
![]()
当天 18 时 52 分左右,一辆白色现代i20 轿车低速行驶至新德里红堡地铁站 1 号口附近的交通信号灯处时突发爆炸。
红堡周边是新德里的繁华街区,还是月光集市所在地,人流车流密集,爆炸不仅波及了附近多辆汽车,导致至少 6 辆汽车和 3 辆三轮摩托车起火,现场一片混乱。
该事件造成了 13 人死亡、20 余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
红堡,是印度的国家象征。莫迪每年在此发表独立日演讲。
更令人关注的是,两起爆炸仅相隔不到24小时。
印方立刻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声称“境外势力”介入,但巴方回应迅速,坚决否认任何关联,并暗示“印度此举意在煽动民族情绪,为境内政治问题转移矛头”。
![]()
印巴关系多年处于高压状态,爆炸事件让双方再次进入“警觉临界点”。
站在宏观视角看,这两起爆炸表面上是反恐事件,实际上暴露南亚安全格局的裂缝。
恐怖主义、不信任、民族主义在这里交织成一个死循环。
更关键的是,若印巴因此重启军事对抗,最大受益者并非印度,而是阿富汗塔利班与“巴塔”。
南亚乱局中的各方,都有自己的心思
巴塔作为乱局的主要搅局者,以推翻巴基斯坦世俗政权为核心目标。
![]()
同时依靠阿富汗塔利班庇护维系生存,频繁发动恐怖袭击,既是对巴基斯坦军方清剿行动的报复,也是向阿富汗塔利班证明自身价值的手段 —— 通过制造大规模恐慌事件,确保阿塔不会为改善与巴基斯坦的关系而牺牲自己。
![]()
阿塔将巴塔视为牵制巴基斯坦的 “战略缓冲”,避免自身与巴基斯坦陷入直接对抗。
既想维护自身政权稳定与地区话语权,又不愿彻底放弃与巴塔的关联,直接影响南亚反恐局势走向。
印度以争夺南亚霸权为核心诉求,通过介入地区事务、挑拨矛盾等方式搅动局势,成为加剧乱局的重要外部推手。
![]()
历史上印度还曾资助巴基斯坦境内的俾路支叛军,通过扶持反巴势力制造巴基斯坦内部动荡,以此削弱巴基斯坦实力,巩固自身在南亚的主导地位。
战争边缘的巴基斯坦:退无可退
国际社会普遍谴责恐怖袭击,中国、伊朗、俄罗斯都曾表态支持反恐。
美方虽然保持沉默,但未提出反对军事行动,这本身也说明西方态度在变。
巴基斯坦的选择只有两个:继续忍、或者出手。
![]()
若政府选择忍让,无疑会助长恐怖组织的嚣张气焰,后续恐会针对更多政府部门、交通枢纽等关键场所发动袭击。
这不仅会让民众安全感彻底崩塌,还会引发社会恐慌与不满情绪,进而质疑政府的执政能力,届时只会“国将不国”。
那句“战争状态”,印证了这一次巴基斯坦没打算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