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杨坪
编辑丨巫燕玲
11月12日至13日,202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在沪召开。
会上,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傅浩指出,自2019年设立以来,科创板始终肩负“服务科技创新、支持国家战略”的使命,已成为中国优质科技企业的首选上市平台,“投资科创板就是投资中国科技创新,就是投资中国科技产业的未来,是分享中国科创企业发展红利的最好途径。”
![]()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傅浩作发言
截至目前,科创板汇聚59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10万亿人民币,累计融资超1.1万亿人民币。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领域形成了完整的“链群式”产业格局。
其中,集成电路领域121家企业实现全链条覆盖,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筑牢根基;生物医药115家企业聚焦重大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等领域,使科创板跻身全球第三大生物医药上市地,助力我国建设生物医药创新高地,提供资本保障;人工智能领域集聚42家核心企业,形成从硬件、算法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与建设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方向高度契合;高端装备领域百余家企业提供核心技术装备,为全国产业智能化升级注入动力。
科创板公司具有高研发投入和高成长性的鲜明特征,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强度居A股首位。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整体研发投入占比接近13%,超净利润2.8倍。科创板公司上市后成长性良好,以2019年为基数,近5年科创板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8%和9%。在这一背景下,涌现出一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科技龙头企业。
傅浩强调,科创板以制度创新持续发挥资本市场“试验田”功能,必将吸引和培育更多优秀的世界级科技企业,未来会涌现出更多科技创新的企业明星。
自设立之初,科创板便突破传统盈利门槛,允许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及特殊股权架构企业上市,开辟科创企业专属融资通道。近两年来,监管层不断完善制度供给:发行端,推出科创板“1+6”政策组合,并将第五套上市标准进一步扩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前沿领域;持续监管端,实施“科八条”改革,优化并购重组机制,2024年9月以来新增重大资产重组交易145单,创新性、代表性案例接连涌现;同时率先推出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制度,累计800余单股权激励计划覆盖24万研发人员。
“我们坚信在这样持续创新、公开透明的生态环境引导下,未来科创板有望涌现一批世界级的’明星’科技企业,正如科创板的英文名STAR Market所寄予的美好愿景一样,拥有更多的rising star companies。”傅浩指出。
与此同时,傅浩还指出,科创板有着很强的国际基因,有着对国际投资者友好的投资生态,正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市场。
“我们热诚欢迎更多外资机构和长期资本投资科创板,布局中国科技产业,共享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红利,共促全球科创资本深度融合的新格局!”傅浩表示。
SFC
出品丨21财经客户端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丨黎雨桐 见习编辑 林芊蔚
21君荐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