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末年站队黄皓的4员大将,集体把姜维排挤到沓中,酿成蜀汉灭亡。
公元246年,董允去世;公元253年,费祎去世。《出师表》中提到的忠臣良臣都凋零了。公元253年-公元258年,尚书令陈祗上台,与此同时,宦官黄皓也上台了。《三国志》记载:陈祗代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相表里,黄皓始预政事。
![]()
公元258年-公元263年,尚书令陈祗去世,黄皓只手遮天了,蜀汉整个朝堂内部发生了巨变,黄皓逼迫大家开始站队,大家毕竟都是后生,根本斗不过黄皓。当时的中高层主要有:姜维、诸葛瞻、董厥、樊建、阎宇、胡济、罗宪、霍弋、张翼、廖化、宗预、谯周等等人。
当然,有些人保持中立,和黄皓不来往,也不在重要职位,选择了洁身自好;有些人和黄皓刚起来,被排挤到了外地(姜维、罗宪、霍弋最明显);有些人则迎合黄皓,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那么,主要是有哪4员大将迎合了黄皓呢?
1、阎宇
阎宇当时最高官职右大将军。阎宇是典型的被黄皓扶植的没啥能力的人,但阎宇听从黄皓的话,守南中,霍弋要听阎宇的,守永安,罗宪要听阎宇的。黄皓甚至还想要用阎宇去代替大将军姜维的职位,把姜维直接扳倒了。到了魏灭蜀之战,阎宇却莫名消失了,显然是个无能大将。
![]()
2、董厥
蜀汉末年成都京城3大重臣,就是诸葛瞻(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董厥(尚书令、辅国大将军、相国参军)和樊建(尚书令)。除了樊建,诸葛瞻和董厥二人都在和黄皓来往,所谓“来往”其实就是一种依仗了,你要保住地位高官,就不得不和黄皓做好朋友。《华阳国志》记载:自诸葛瞻、董厥用事,黄皓秉权,无能正矫者,惟樊建特不与黄皓和好往来。可见黄皓当时在刘禅身边就是大红人啊,诸葛瞻、董厥二人不得不舔上去。
诸葛瞻
最离谱的是,诸葛瞻和董厥二人竟然挑动了罢免姜维兵权一事。孙盛异同记曰:诸葛瞻、董厥等以姜维好战无功,国内疲弊,宜表后主刘禅,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诸葛瞻和董厥二人相当于参了姜维一本,这就导致了姜维不得不在沓中躲一躲,避一避风头了。告姜维这一举动,就说明了诸葛瞻的倾向性很明显,拥护黄皓排挤姜维。显然有点是非不清了,虽说姜维连年北伐也有错误,但剥削兵权就严重了,这不就是让黄皓的傀儡大将阎宇上台吗。
![]()
诸葛尚
诸葛尚战死前的最后一句话,估计就是在骂老爸诸葛瞻,也在骂自己没能阻止老爸诸葛瞻依仗黄皓这一行为。《华阳国志》记载:父子荷恩,不早斩黄皓,以致败国殄民,用生何为!老爸诸葛瞻的依附黄皓,让诸葛尚也不得不依附了。
在黄皓的怂恿下,大家各自站队,诸葛瞻、董厥、阎宇等人集体把姜维排挤到了沓中,最终酿成蜀汉灭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