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们的“十四五”!看河北交通“硬核”答卷

0
分享至



11月12日上午,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宋仁堂介绍“十四五”时期河北省扎实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并与该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01

我们的“十四五”

突出构建交通网络


预计“十四五”末,铁路,新增579公里、达到8520公里,建成京哈高铁京承段等一批高速铁路和太锡铁路太崇段等多条普速铁路。

公路,新增1.5万公里、达到2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新增1191公里、突破9000公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高速通道全部贯通,建成京秦、石衡等20条段高速公路。我们聚焦县域高速公路出入口全覆盖,新增出入口89个,基本实现县城10分钟、省级以上开发区15分钟、4A级及以上景区30分钟上下高速。

港口,省委、省政府坚持向海发展、向海图强,统筹全局、果断决策、聚合发展,以改革思维和改革举措,推动河北港口集团整合重组,全面优化港口功能布局,为我省港口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港口泊位增加42个、达到279个,通过能力达到12亿吨、居全国第4。秦皇岛、唐山、黄骅港全部列入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唐山港新天LNG配套码头工程等11个项目建成投运,港口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机场,新增邢台褡裢运输机场和张北中都等5个通用机场,总数达到29个,一枢多支多点机场布局体系基本形成。

02

我们的“十四五”

突出支撑国家战略


我们坚决扛起服务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责任,交通运输服务支撑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一是雄安新区交通体系便捷高效。京雄城际铁路建成通车,京雄、荣乌新线、京德一期3条高速公路和容易、安大等6条普通干线公路建成投用,“四纵三横”高速公路大动脉全面打通。

二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纵深推进。连接京津的铁路达到26条,“轨道上的京津冀”跑出加速度。建成京蔚、承平高速公路等18条段、686.2公里,衔接京津干线公路达到54条段、80个接口,跨区域国省干线公路瓶颈路段基本消除。开通环京通勤定制快巴主线8条、支线35条,旅游包车周末和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312.16万辆次,人均免收3.8元,实现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石家庄和天津联合实施的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破解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82项,制定11项区域协同标准。

三是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成效显著。农村公路建设改造3.75万公里,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总里程预计达到18.9万公里。全省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达到100%。31个县被命名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数量全国第3。

03

我们的“十四五”

突出提高运输质效


人员货物的高效流动彰显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从3个方面狠抓运输质效提升,推动年均公路货运量达到21.6亿吨、货物周转量达到8435亿吨公里,2024年港口吞吐量超过14亿吨,唐山港吞吐量稳居世界沿海港口第2位。

一是狠抓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主要从结构性、系统性、衔接性、技术性、制度性降成本上用力,助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由2020年的15.9%降低至2024年的14%,今年前三季度又下降至13.8%。这其中,我们大力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实施“公转铁”“公转水”,推动全省公路货运量占公铁水货运量比重下降1.5个百分点;大力发展网络货运和多式联运,累计整合车辆19.72万辆,多式联运线路达到100条;大力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建成7个国家级、38个省级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县、乡级物流节点实现全覆盖。

二是狠抓运输通道开辟。海上通道服务“冀货出海”,开辟集装箱航线73条,其中13条外贸航线通达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重要港口,首次开通至美国洛杉矶集装箱航线。民用航空开通航线143条,通达城市81个。

三是狠抓服务品质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党建和业务互促互融。实施高速公路服务区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打造“美好冀驿”服务区品牌,年底前完成服务区改造提升196对、占比75.4%。建设“司机之家”71个。持续提升12328热线服务质量,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04

我们的“十四五”

突出抓好创新发展


我们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下功夫,积极推动“三新”建设。

一是推动新基建提质增效。争取到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升级”和“秦皇岛港更高水平智慧绿色干散货码头”等试点,京雄、京德、荣乌新线高速等一批智慧高速公路建成,黄骅港煤炭码头在全国率先实现全过程智能装船。

二是推动新模式低碳转型。制定重型柴油货车新能源替代奖励政策,目前营运新能源重型货车达到3.9万辆,居全国第1位。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3.2万辆、占比97%,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巡游出租汽车5.3万辆、占比75.6%。

三是推动新产业发展壮大。推进路衍经济发展,建成路域光伏装机容量370兆瓦。雄安低空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成果丰硕,一批应用场景在河北落地转化。

05

我们的“十四五”

突出提升治理能力


我们积极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抓了3项工作。

一是强法治。强化依法行政,《河北省公路条例》颁布实施,《河北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规定》全面修订。实施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扎实开展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执法队伍展现新风貌。加快推进网约车合规化进程,市级层面全部出台相关政策。

二是优环境。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双盲”评审,自2023年8月31日以来,交通运输领域公路、水运、地方铁路等依法必招的3359个招标项目实现了全覆盖。推进大件运输“高效办成一件事”,道路运输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有效申请量、办结量均居全国第1。

三是保安全。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安全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建成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6970公里,危桥动态清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率先实施公路技术性监测,建成省预警平台和11个市平台、2个集团平台,布设1649个监测点位,省、市、县三级预警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全面构建,有效发挥预警作用,避免次生灾害。


一、记者: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请问京津冀互联互通公路网建设情况,“十五五”时期还将谋划实施哪些项目?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 赵同安

“十四五”以来,我们强化组织协调、深化协同合作、优化政策支持,不断织密京津冀衔接干线公路网。2021年、2022年,延崇高速延伸工程、国道G101古北口至偏桥段等7个项目建成通车;2023年以来,又实施了京津冀衔接干线公路加密提升行动,共22个项目,目前已建成承平高速河北段、省道S215津冀段、安石路等11个项目,联通京津干线公路达到54条段、80个接口。这里我重点介绍2个项目:

  • 一是2024年9月,厂通路京冀同步建成通车,大厂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行时间缩短约30分钟,日均通行量达到1.1万余辆,极大缓解相邻的武兴路、通燕高速、京榆旧线等道路拥堵状况,两地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 二是2024年12月,京蔚高速全线贯通,打开了北京通往河北的“西大门”,北京西六环至蔚县由过去3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涿鹿县更是实现了和北京1小时通达,“走京蔚高速,看大好河山”正在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同时,我们正协调北京方面加快建设承平高速北京段,计划年内建成,届时承平高速将全线贯通,成为承德市进京的第二条高速通道。

“十五五”期,我们将聚焦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与国家部委协调对接,争项目、争政策、争资金,推动一批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重点项目落地实施,持续提升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水平。

  • 一是唐廊高速。该项目全长112公里,其中河北段(廊坊安次区-固安县)全长35.2公里,计划2026年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实现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全部绕出北京,对缓解首都交通压力、强化雄安新区与天津及冀东地区交通联系具有重要作用。

  • 二是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廊涿段改扩建。该项目全长46.1公里,由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双向八车道,已于2024年底开工建设,计划2027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首都过境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 三是国道G335京冀段建设工程。该项目全长48.2公里,由三、四级公路新改建为二级公路,已于2025年开工建设,计划2027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将进一步深化张家口与北京的交通联系。

  • 四是京武高速清苑至魏县段。京武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境内待建的清苑至魏县段全长314公里,建成后可实现北京市向南经雄安新区、河北中南部地区与中原城市群的便捷联通。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计划2027年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加快推动唐滨高速、唐津高速改扩建等一批公路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进一步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让互联互通公路网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二、记者:

刚才发布人介绍,秦皇岛、唐山、黄骅港全部列入全国沿海主要港口。请问“十四五”以来河北省港口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是什么?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 宋仁堂

2023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黄骅港视察时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为目标,按照“建设上保煤、优矿、拓箱、增油气,生产上绿色化、智慧化,运输上降成本、提质效、优服务、保安全”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港口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 一是功能定位提升。2023年7月21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印发《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将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全部提升为国家主要港口。2025年1月25日,省政府印发的《河北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实现了“三个首次”,即首次按全国沿海主要港口进行规划,首次布局内河航道,首次布局海运网络,这为港口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二是货运结构齐全。我省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煤炭下水港、重要的铁矿石接卸港和最大的钢材输出港,港口运输涵盖煤炭、矿石、集装箱、原油、LNG、液体化工等全部17大货类,有力支撑了石化、钢铁、重装等产业的原材料供应。

  • 三是能源运输有力。充分发挥国家能源主枢纽港作用,成立环渤海煤炭保通保畅港口联盟,保障“北煤南运”运输通道畅通,煤炭下水量连续多年保持7亿吨以上,稳居全国第1。服务区域经济发展,2024年铁矿石外贸接卸量占全国25.9%,有力保障了腹地钢铁企业原材料运输需求。


  • 四是航线持续开拓。服务“一带一路”,助力“冀货出海”,累计开辟集装箱航线73条,60条内贸航线覆盖国内沿海主要港口,13条外贸航线通达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重要港口。2024年首次开通京唐港、黄骅港至美国洛杉矶集装箱航线,填补了我省集装箱远洋航线空白。

  • 五是智慧绿色领先。强化智慧赋能,秦皇岛港、黄骅港实现煤炭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唐山港京唐港区建成集装箱智慧化码头。注重绿色引领,煤炭码头粉尘防治技术全国领先,秦皇岛港获评全国首家5星级“绿色港区”,唐山港京唐港区获评国家绿色示范港口,黄骅港煤三期码头入选全国首批“零碳港口”试点。


着眼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我们将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推动港口转型升级,补齐短板弱项,不断增强竞争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一是持续加强项目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向海发展、向海图强的部署,我们着力谋划和实施唐山港京唐港区51号52号散货泊位工程、黄骅港煤炭港区五期工程等一大批重大港口项目,明后两年迎来集中投运期。下一步,将紧盯建成目标,加强要素保障,持续攻坚发力,2026年计划新增泊位11个、能力6900万吨,为近10年来我省港口建设历史上最高的一年。

  • 二是持续织密航线网络。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持续开辟内外贸航线,着力补齐航运短板,支持合德海运、渤海远洋等企业扩大运力、抢抓货源,服务“冀货出海”。加强陆海统筹联动,优化内陆港布局,运营好现有内陆港,吸引更多腹地货源。



  • 三是持续推进智慧绿色。推广唐山港京唐港区集装箱码头智能化改造经验,推进黄骅港煤炭港区三期码头零碳试点等7个国家级试点建设。推动全省煤炭码头全部应用全流程粉尘防治技术,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绿色方式集疏港比例超过90%,比国家要求高出10个百分点。

  • 四是持续优化港口服务。持续优化港口营商环境,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打造“费用低、服务好、效率高”的河北港口品牌。优化作业组织,压缩船舶在港时间,降低船舶营运成本,保持煤炭、集装箱环渤海港口综合费用最低。加快集疏港公路和铁路专用线建设,统筹利用公路、铁路资源,促进多式联运,畅通港口集疏运通道。

三、记者:

“十四五”时期,河北扎实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可以说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河北的经验做法和举措?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党永强:

“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总结提出、亲自推动实践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连续五年将“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列入全省民生工程。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省通村畅乡的农村路网基本形成,运转高效的治理体系加快完善,科学精细的管养能力明显增强,集约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初步构建。

  • 第一,聚焦“建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资金上,提高建设补助标准,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实施资金支付赋牌制度,“十四五”预计完成投资758亿元,为“十三五”期的146%,完成计划投资总目标的126%。二是建设上,早谋划、快建设、严监管,推动“十四五”期预计完成建设改造3.75万公里,为规划任务目标的114%,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预计达到18.9万公里。三是质量上,加持水体动力学,提升提质改建标准,工程质量优良率达到100%。

  • 第二,聚焦“管好”,完善管理体制机制。首次在《河北省公路条例》中设置农村公路专章,依法明确道路技术等级、项目审批程序,并将农村公路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建立健全“路长制”责任清单,完善会议会商、巡查处置、信息管理、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探索构建路长应急调度指挥体系,推动市县防汛工作应急组织体系和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治理机制持续完善。此外,我省还承担了交通运输部美丽农村路、资金保障等7个试点建设任务,均获得优秀等次。

  • 第三,聚焦“护好”,提高管理养护水平。一是扎实开展日常养护和安全提升,做到有路必养、防治结合,优良路率由2021年的66.3%上升到2024年的82.28%,路况水平大幅提高。二是印发《河北省农村公路危桥管理办法》,改造危桥累计达到588座、实现“动态清零”,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累计超过5000公里,安全保障持续增强。三是开发使用项目动态管理平台,从审批、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做到全过程有记录、可追溯,路况自动化检测率达到100%,养护管控更加精细。

  • 第四,聚焦“运营好”,提升运营服务质效。城乡客运方面,推动县城30公里范围内客运班线公交化率、建制村通客车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5A级市县占比均达到100%,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2个。农村物流方面,开展农村物流服务提升行动,打造国家级农村物流服务品牌7个,培育省级农村物流服务品牌38个。大力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开通合作线路716条,县乡村三级融合站点达到6828个,实现“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高效流动、便捷直达。

四、记者:

交通物流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领域。请问,“十四五”以来,省交通运输厅在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汪天涌

“十四五”时期,我们全力调结构、强基础、优组织、谋创新、促改革,持续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特别是2024年2月中央财经委第四次会议召开后,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出台全国首个省级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明确16项重点任务和5大行动,对推动我省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举措和成效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 一是转变方式,着力降低结构性成本。发挥铁路、水路低运价、绿色低碳优势,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全省96家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中,接入铁路专用线的达到84家、接入比例87.5%。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我省港口保持煤炭铁路、水路集港率100%,煤炭、矿石通过铁路、水路、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汽车疏港比例达到95.5%,比“十三五”末提高19.5个百分点。


  • 二是完善布局,着力降低系统性成本。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完善通道、枢纽布局,新增高速公路出入口89个,县城10分钟、省级以上开发区15分钟上下高速基本实现,交通物流通达性持续提升。石家庄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25个重点项目全部完成,基本形成石家庄—天津“四港引领、多级联动”的多式联运型综合货运枢纽体系。建成货运场站项目19个,依托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累计建设公路节点型物流设施项目5个,交通物流与产业衔接更加紧密。

  • 三是加强协同,着力降低衔接性成本。聚焦提升运输效率,发展多式联运、网络货运,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车辆空驶率。累计开通多式联运线路100条,年运量突破100万标箱,“十四五”时期年均增长26.06%。网络货运整合车辆达到19.72万辆,比“十三五”末增长近3倍。河北港口集团自主研发“铁路集装箱装载转换平台”,实现35吨敞顶箱铁水联运“一箱制”运输模式。

  • 四是智慧赋能,着力降低技术性成本。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推进装备更新,提高作业效率。深化智慧公路建设,河北省成功入选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省份。深化智慧港口建设,黄骅港建成全球首个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作业的煤炭港口,唐山港京唐港区25号集装箱泊位实现高效全自动智慧化作业场景。


  • 五是优化环境,着力降低制度性成本。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十四五”时期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有效申请量、办结量均居全国第1。推进通行费减免和差异化收费政策,共减免货车通行费322.96亿元。推进港口服务降费,实施铁矿石一企一策、量价互保、取消铁路装车费、全免水水中转费用等优惠政策,共减免港口作业费用6.6亿元。

五、记者:

作为在交通系统报道的记者我们有个切身感受,以前我们行驶在高速公路上都是急匆匆地赶路,现在我们走高速时,经常会去服务区停一停、逛一逛。请问河北省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品质提升方面采取了哪些创新措施,成效如何?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党永强:

服务区是服务群众出行、彰显地域文化、展示河北形象的重要窗口。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在服务内涵及质量上再下功夫”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品质提升三年行动,以提升公众服务质量为主线,以提高运营质效为着力点,着力打造“美好冀驿”服务区品牌,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效。自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服务区车辆驶入率由9%增长到11.8%,入区客流量达到5.6亿人次、同比增长4.7%,服务区消费额月均增长290万元、同比增长3.9%。

  • 一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推进设施改造,今年改造提升75对服务区,目前已完成34对,正在改造41对,年底全部完成,总体改造提升196对,占全省260对服务区的75.4%。京蔚高速沿线6对服务区已于今年9月底全部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服务区品质提升全面改善高速公路出行体验,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入区车辆、人员均创历史新高。

  • 二是服务质量持续提高。全方位加强基本服务保障,充电车位达到3943个,占小客车停车位35848个的11%,重大节假日增设移动式应急充电设备,进区新能源车辆充电平均等待时间降低40%。司机之家标准化规范化提升57个、总数达到71个,淋浴、洗衣、临时休息等设施设备齐全,为货车司机提供暖心服务。“e路畅通”出行信息发布平台增设充电基础设施“随手查”、阳光救援等功能,实现数据信息实时监测和对外发布。

  • 三是经营业态日趋丰富。积极推动服务区与区域产业、资源的融合发展。聚焦“服务区+商贸”,建成投用发展陶瓷产业的唐山和邯郸服务区,发展布艺产业的野三坡和涞水服务区,发展冰雪产业的太子城和崇礼服务区,实现了与地方名、优、特产品有效结合。聚焦“服务区+文化旅游”,依托长城文化和奥特莱斯打造了山海关服务区,依托官厅水库和环京区位优势打造了官厅服务区。聚焦“服务区+货运”,建成投用藁城北服务区仓储物流中心、望都服务区物流仓等11对服务区。聚焦“服务区+新能源”,建成投用沧州东、献县服务区,分布式光伏、分散式充电得到充分利用。


  • 四是运营水平明显提升。吸纳先进管理运营理念,促进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有效提升。运营创新方面,通过市场化招商方式,引进嘉兴凯通、山东银湖等头部企业参与服务区运营,徐水和衡水湖服务区年底前可建成运营。开放发展方面,打造张家口、北戴河等8对开放式服务区,推动服务区与当地产业融合,积极探索发展服务区经济。雄安北服务区打造河北省首条低空无人机物流运输航线,有效推动“服务区+物流”低空经济发展。绿色低碳方面,建成雄安北、石家庄东等零碳服务区,通过风光发电、固废处理、智能监测等技术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打造绿色低碳的交通出行环境。

“十五五”时期,我们将充分发挥环京津区位优势,统筹交通流量、地域文化、特色产业、旅游资源、服务需求等要素,通过对标先进、集群设计、业态创新,全面提升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水平,更好满足群众美好出行,助力“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来源:河北发布

编辑:范永吉 韩亭亭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邢台发布 incentive-icons
邢台发布
邢台发布,诚挚邀请您的关注!
18891文章数 82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