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一段“儿子殴打93岁母亲”的视频在网上流传。11月11日,网传视频显示,一名中年男子在屋内殴打一名老人,网传两人为母子关系,老人有93岁。
11月11日下午,武进区嘉泽镇人民政府通报:2025年11月10日18时16分,嘉泽所接到殴打警情,民警立即赶赴现场,了解到杨某中与其母亲陈某琴因琐事发生口角后动手殴打。目前,杨某中已被抓获,具体案情正在侦办中。嘉泽镇妇联、派出所已派专人进行上门服务,一旦老人有需求将及时对接解决。
视频中,55岁的杨某中对年迈母亲动手施暴,画面令人揪心。目前,施暴者已被刑事拘留,老人则由其他亲属接回照顾。这起极端个案,不仅触碰了人伦底线,更照见了当下社会亟待关注的深层问题。
“拳脚相向九旬母,人性良知尽丧。”这起暴力事件之所以令人发指,在于它同时践踏了法律、道德与人性的三重底线。从法律层面看,殴打他人本就违法,对高龄老人施暴更是罪加一等;从道德层面讲,“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传统美德;从人性角度论,对赋予自己生命的母亲施以暴力,已丧失了为人子女的基本良知。
这起事件折射出当前部分家庭面临的养老困境。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类似家庭照护压力引发的矛盾并非孤例。当子女步入中年,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双重压力,若自身经济条件不佳、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极易将负面情绪发泄在最亲近的家人身上。但这绝不能成为施暴的理由——压力需要疏导,而非转嫁;困境需要面对,而非逃避。
更深层来看,这起事件暴露了部分人孝道观念的沦丧与传统伦理的失守。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功利主义思维蔓延,部分子女将年迈父母视为“负担”,而非感恩的对象。这种价值观念的扭曲,比单次的暴力行为更值得警惕。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赡养父母若只停留在物质层面,缺乏精神上的尊重与关爱,便与饲养宠物无异。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政府的快速介入展现了公共服务的温度。嘉泽镇妇联、派出所上门提供服务,承诺“一旦老人有需求将及时对接解决”。这种“政府托底”的机制十分必要,但如何建立长效的老年人保护网络,仍需深入探索。除了事后惩处,我们更需要事前预防——社区能否建立定期探访制度?邻里能否形成互助守望机制?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方向。
从教育层面看,孝道与生命教育亟待加强。这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课题。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尊老敬老成为深入人心的社会风尚,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经典名句转化为具体行动。
对于施暴者,法律必将给予严惩。但我们在谴责个体的同时,也应看到事件背后的社会成因:中年人面临的压力疏导机制是否健全?社区心理援助服务是否到位?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最后一公里”是否畅通?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形成合力,共同解决。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不应只是一句动人的歌词,更应成为每个家庭的现实图景。面对这起令人痛心的事件,我们既要坚决维护法律尊严和道德底线,也要思考如何构建更加和谐的家庭关系、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每个人都终将老去,今天我们如何对待老人,明天我们就可能受到同等的对待。这起暴力事件是一面镜子,照见人性的阴暗面,也映出文明社会的短板。唯有法律严惩与社会关爱并举,传统孝道与现代治理结合,才能让每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