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冯艳华 王慧慧
近日,2025年度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名单陆续公布,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有17家企业成功入库,涵盖现代物流、金属制品、高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医药制造等多个领域,标志着漯河市示范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创新主体队伍进一步壮大。
![]()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提升示范区科技创新能力的主力军,更是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重要后备力量。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入库,示范区聚焦"政策护航、精准服务、梯度培育"主线,打出培育组合拳。在政策宣贯上,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传播体系,通过政策宣讲团进园区、企业服务群推指南、专题培训解疑惑等方式,详解评价标准、申报流程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算清"政策红利账",全年积极开展各类政策宣传活动,覆盖企业30余家。
针对企业申报中的痛点难点,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立"全流程"服务体系,变"企业找服务"为"服务送上门"。组建由业务骨干、第三方专家组成的帮扶小组,对企业实施"一对一"辅导,协助梳理知识产权、研发项目等核心材料,前置开展材料预审,将"事后驳回"转为"事前修正"。同时联动税务、统计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精准筛选研发投入高、创新活跃的企业进行定向培育,大幅提升申报质量与效率。
此次入库的企业均具备较强创新实力,其中多家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投入占比远超评价标准,以东进精密制造、双汇肉品技术创新中心、山海照明、艾农有机肥业为代表的企业核心技术已实现成果转化并投向市场。成功入库后,这些企业将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还可优先获取科技项目支持、"科技贷"融资服务及产学研合作对接机会,为后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建立入库企业动态管理库,按成长阶段提供‘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推动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梯度成长格局,不断厚植创新生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多科技动能。”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