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省老龄协会联合制作的《陇原银辉映初心 桑榆未晚建新功——甘肃省“银龄行动”示范案例》宣传片正式发布,甘肃古籍保护银龄志愿者行动作为15个具有区域特色的“银龄行动”品牌之一成功入选。这既是对该行动成效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老年群体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
甘肃古籍保护银龄志愿者行动旨在发挥退休古籍研究专家、文史学者等老年群体的专业优势,破解全省古籍人才短缺、资源普查难度大等问题。行动启动以来,通过自愿报名、资格审核、专业培训等环节,组建起一支平均年龄62岁、最大年龄85岁的20余人的银龄志愿者队伍,其中不乏从事古籍整理、版本学、文字学研究的资深专家。他们带着毕生所学与对古籍文化的热爱,重新踏上了守护古籍的征程。
行动开展以来,银龄志愿者以“钉钉子”精神深耕古籍保护一线。他们带领年轻志愿者开展古籍普查、残卷修复等工作;深入基层开展古籍普查指导,传授古籍修复技艺;走进校园、图书馆开展古籍相关讲座。截至目前,志愿者队伍累计参与完成全省5家单位的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普查古籍20余部、100余册,修复残损古籍1600余页,开展公益讲座4场,服务群众超过1000人次。
![]()
此次入选甘肃省“银龄行动”示范案例,不仅是对甘肃古籍保护银龄志愿者行动成效的肯定,更为老年群体发挥余热、参与文化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省古籍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善银龄志愿者服务机制,加强专业培训,搭建交流平台,让更多老年朋友能在古籍保护工作中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沉睡的古籍在桑榆余热的呵护下“活起来”,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注入更多银发力量。(文/图 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 柳晓苗)
来源:甘肃省图书馆
特别声明:
1.微游甘肃内容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由于条件所限,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请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