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每日幸运签#
据《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委员会正推动一项加急政策,计划从 2026 年初开始,对通过 Shein、Temu 和阿里巴巴等平台订购的中国小包裹征收手续费,这比原本拟定的 2028 年年中实施时间提前了两年多。欧盟委员会已敦促即将召开的欧盟财长会同意这一调整,核心目的是打击来自中国的廉价进口商品,保护本土零售商免受其认为的 “不公平竞争”。
此前欧盟委员会曾在 5 月提议取消 150 欧元的关税豁免门槛,对每个相关包裹征收 2 欧元费用。数据显示,去年欧洲消费者购买的电商包裹总量达 46 亿个,其中超过 80% 来自中国卖家。更关键的是,从 2023 年到 2024 年,进入欧盟的电商包裹数量直接翻倍,每天达到 1200 万件,这样的增长速度让欧洲本土行业感到了压力。
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在致各国财长的信中直言,原有的时间表跟不上当前形势的紧迫性,欧洲各行业尤其是零售商反复强调必须立即消除这种竞争扭曲,否则很难向企业和民众解释。他明确表示,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欧洲捍卫自身经济利益的能力问题,一个现代化、有竞争力的欧洲需要更好地保护商品边界,维护公平竞争。
![]()
欧盟急于推进这项政策,背后藏着多重考量。首要原因是本土零售业的强烈诉求,欧洲不少零售商认为,中国电商平台的廉价商品利用了监管漏洞,逃避了部分税收和合规成本,形成了不公平竞争优势,挤压了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
其次,欧盟官员声称部分来自中国的电商产品不符合欧洲安全标准,比如有缺陷的婴儿奶嘴或不安全的电器,这类报道引发了加强监管的呼声。同时,大量低成本商品单独运输带来的碳足迹和环境可持续性问题,也成为欧盟推动政策的理由之一。
在欧盟看来,通过征收手续费和取消免税门槛,既能增加中国商品的成本,削弱其价格优势,又能弥补监督合规成本,还能缓解所谓的安全和环境压力,可谓 “一举多得”。
对此,中方早已明确回应,始终认为开放包容的国际贸易环境符合各方共同利益,希望欧方恪守开放承诺,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为中欧经贸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对此,欧洲有消费者抱怨,Shein 和 Temu 等平台受欢迎就是因为商品实惠,征收 2 欧元手续费后,加上可能的关税,商品价格可能会上涨 20%—30%,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对低收入家庭影响更大。
中国网友则表示,欧盟此举本质是贸易保护,中国商品的价格优势来自高效供应链和产业规模,并非所谓的 “不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后中小商家可能难以承受成本压力,不得不退出欧洲市场,最终会让欧洲消费者的选择变少。
有分析指出,欧盟将政策提前两年实施,看似回应了本土行业诉求,但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中国电商平台的低成本优势并非仅靠关税豁免,更依赖于完整的产业链、高效的物流和规模化生产,征收手续费只能短期抬高价格,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竞争格局。反而可能导致欧洲消费者购物成本上升,同时让本就不堪重负的欧盟海关面临更大压力。2024 年 46 亿件低价值包裹进入欧盟,取消免税后这些包裹都需要单独申报和检查,很可能造成物流瓶颈,导致交货延迟,影响消费者体验。
贸易保护从来不是双赢之举。欧盟此举违背了国际贸易的开放原则,短期内可能让本土零售商获得喘息,但长期来看会削弱欧洲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为欧洲消费者提供了高性价比的商品,双方本可通过协商解决合规和竞争问题,而非简单采取加征费用的限制措施。堵不如疏,欧盟与其急于限制外来商品,不如切实加强自身网购平台建设和产业升级,这才是互利共赢的长久之计。
更值得深思的是,欧盟将政策调整定性为 “捍卫经济利益”,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强行通过行政手段抬高贸易门槛,本质上是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最终可能导致两败俱伤。目前,欧盟各国政府还需就新的时间表达成一致,并协商统一的关税费用标准,这项政策能否顺利落地仍存在变数。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违背开放合作潮流的举措,都终将面临现实的考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