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晚间,当福克斯新闻主持人英格拉汉姆正准备深入探讨美国高校招收国际学生议题时,特朗普总统突然将话锋转向大西洋彼岸的盟友。
"我们与法国之间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朗普在镜头前直言不讳。
当英格拉汉姆试图将讨论焦点引向国际学生议题时,总统出人意料地反问道:"难道诸位认为法国就更值得信赖吗?坦白说,我对此持保留态度。"
![]()
这番言论折射出特朗普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之间微妙的外交关系。
回顾两人的交往历程,曾不乏令人瞩目的亲密时刻:2017年马克龙访美时,两位领导人在白宫南草坪上演的"史诗级握手"成为全球媒体焦点。
次年四月国事访问期间,他们更在镜头前以亲密拥抱展现特殊情谊。然而这些温馨场景背后,政策分歧的暗流始终涌动。
去年九月联合国大会期间发生的一段插曲颇具象征意义。当时马克龙因美国总统车队造成纽约交通堵塞而亲自致电特朗普,这个原本彰显私谊的电话,如今看来更像是两国关系微妙变化的注脚。
![]()
事实上,法美领导人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立场始终南辕北辙。马克龙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支持巴勒斯坦建国,而特朗普政府则强势推动其中东和平计划,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在气候变化领域,两位领导人的理念更是背道而驰。马克龙将《巴黎协定》视为其政治遗产,而特朗普则坚持让美国退出该协定。
这种根本性的政策分歧在2018年十一月的巴黎和平论坛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马克龙特意在凯旋门下的论坛现场为气候变化议题保留显著位置,似乎有意向隔洋相望的美国传递讯息。
防务与安全领域同样暗藏玄机。特朗普屡次要求北约盟国提高军费开支,而马克龙则倡导"欧洲战略自主"。
2019年,马克龙在接受《经济学人》专访时直言北约正在经历"脑死亡",此言在华盛顿引起轩然大波。
尽管如此,在乌克兰危机等重大地缘政治议题上,马克龙仍积极斡旋,试图在美俄之间寻找平衡点。
观察人士指出,当前美法关系的微妙变化实则反映了更深层次的国际格局调整。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与马克龙倡导的"欧洲主权"理念形成鲜明对比,大西洋两岸的关系正在经历重新定义。
从贸易争端到数字税争议,从伊朗核协议分歧到亚太战略差异,传统盟友间的关系模式正在被重塑。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存在诸多分歧,美法在反恐、情报共享等关键领域仍保持着密切合作。
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状态,或许正是当代国际关系的真实写照。
随着全球力量对比的持续变化,这对历史悠久的盟友关系将如何演进,将继续牵动世界政治的神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