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记者观察丨当263户居民按下“幸福快捷键”:“改管一体”背后藏着什么?

0
分享至

“以前小区路面坑洼、停车难,现在柏油路平坦宽敞,还有专门的充电棚和休闲区,住着很舒心。”11月12日,在淄博市博山区山头街道红钴家园小区,居民宋跃进领着孙子在儿童乐园玩耍,脸上满是笑意。这处建于1993年的老旧职工宿舍区,通过山头街道创新推行的“改管一体”模式,实现了从“老旧破”到“新绿美”的蜕变,让263户居民在家门口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精准改造破痛点民生工程暖人心

红钴家园原名大峪沟宿舍,曾是典型的老旧小区,路面破损、车辆乱停、飞线充电等问题突出。2024年纳入改造计划后,山头街道创新性提出物业提前介入模式,联合水印蓝山社区、东佳集团及佳灏物业,推出“一二三四”改造工程,精准破解民生难题。



“一条幸福大道”让出行更顺畅。6000㎡沥青路面铺设完成后,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窘境。“以前推着婴儿车出门,得小心翼翼绕着坑走,现在随便溜达,太方便了。”帮女儿带孩子的赵增文说。

“两大难题破解”让居住更安心。新建的5个电动车棚配备156个充电端口,77个停车位中包含26个电动汽车充电桩,从根源上消除了飞线充电和停车乱象。“再也不用半夜起来挪车,也不用担心电动车充电安全,心里踏实多了。”居民张德迁点赞道。


“三类功能空间”和“四处全龄休闲区”则填满了居民的闲暇时光。3个旧车棚升级为“水印聚乐堂”“蓝山舞韵厅”“三千书香斋”,健身广场、儿童乐园等场所覆盖各年龄段需求。“早上在健身广场打太极,下午去书香斋看书,晚上和老邻居在百姓大舞台聊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退休居民翟淑云说。整个改造过程中,街道通过入户走访和居民议事会广泛征求意见,让改造方案真正贴合居民需求。

长效机制固成效共治共享促和谐

改造只是开始,管好才是关键。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构建长效治理体系。通过系统化入户走访和多层级协商,覆盖183户常住居民,收集102份有效表决,严格按法定程序完成首届业委会组建,选优配强“红色业委会”,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创新打造社区、业委会、东佳集团、佳灏物业“四方联动”平台,首创普惠性物管费标准,大大降低了居民负担。“物业每天做了什么、费用花在哪里,都公示得清清楚楚,大家对我们的管理特别信任。”水印蓝山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大发说。

三重蜕变显成效治理样本可推广

记者现场采访看到,如今的红钴家园,正经历着看得见、摸得着的“三重蜕变”。基础设施从“破破旧旧”变为“焕然一新”,柏油路畅通无阻,智能充电桩全覆盖;空间利用从“闲置浪费”变为“物尽其用”,边角地变身休闲场地,旧车棚升级为文化驿站;社区生态从“互不往来”变为“邻里和睦”,形成了“晨练太极—午间阅读—傍晚文娱”的完整生活链。



“改管一体”模式不仅解决了老旧小区“无人管”“管不好”的难题,更实现了从“单枪匹马”到“协同作战”的治理转变。下一步,山头街道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全面推进“红色物业”建设,让更多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让居民在宜居环境中感受生活温度。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姜涛 李波 通讯员 张晓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鲁中晨报 incentive-icons
鲁中晨报
知热点,阅天下。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旗下新媒体。
248284文章数 642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