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原148亿、温氏53亿、海大41亿…上市猪企业绩分化“冰火两重天”,三季度半数亏损,降本进入深水区【民星特约·数说猪业】
近期,各大上市养猪企业陆续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两极分化。温氏、牧原以优秀的生产成绩,依旧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另有半数猪企在第三季度行情陡降下,再度陷入亏损泥潭。
这份成绩单不仅揭示了各企业在成本控制、风险抵御能力上的巨大差距,也预示着在猪价波动成为常态的背景下,行业竞争正从“规模为王”转向“成本与效率”的终极较量。
第三季度盈利两极分化牧原42.49亿、温氏17.81亿元、海大15.04亿,另半数企业亏损
第三季度通常被视为生猪消费的淡季,也成为检验企业真实盈利能力的“试金石”。今年第三季度,养猪行业盈利情况分化趋势极为明显。以温氏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本,盈利韧性凸显。
第三季度温氏实现归母净利润17.81亿元;净利润为19亿元,其中猪业盈利15 亿元,鸡业盈利5亿元。这一年来温氏在技术创新、精益管理与协同降本方面收获了成果,展现了极强的技术降本能力:据悉,温氏推进“强技提质”三年大行动、精细化管理、“猪苗降本”“肉猪降本”专项行动及科技创新(如与华为合作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布局畜禽育种等领域),共同驱动养猪的协同降本。第三季度,温氏猪苗生产成本降至约 260 元/头左右,肉猪上市率93%左右,综合成本6.2元/斤。未来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遥遥领先于同行。
![]()
牧原第三季度出栏量1893万头,归母净利润42.49亿元,在行情急转直下的情况下,超大型规模依旧展现出强大的经营韧性和穿越周期的能力。据牧原披露,9月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1.6元/kg,为其盈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海大集团凭借其饲料主业的强大基本盘和全球化布局,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04亿元,表现稳健。
新希望盈利则大幅收窄,与上半年数十亿的利润形成强烈对比。这表明,在猪价承压行情下,即便是行业巨头,其利润空间也会被急剧压缩。新希望第三季度净利润仅为0.05亿元,几乎处于盈亏平衡的边缘。
新猪派统计的19家上市养猪企业中,有半数公司在第三季度由盈转亏。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在上半年还实现可观盈利的企业,在第三季度未能守住业绩。天邦食品和巨星农牧第三季度分别亏损0.92亿元和0.74亿元。唐人神前三季度累计亏损3.65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就亏损3.05亿元。
前三季度整体业绩同比增长牧原147.79亿、温氏52.56亿、海大41.42亿“前高后低”走势全年业绩承压
据新猪派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牧原累计净利润147.79亿元,温氏股份52.56亿元、海大集团41.42亿元也稳居行业第一梯队。行业整体业绩相比去年同期无疑实现了飞跃式增长。
但在同比增长的光环下,第三季度盈利在前三季度中的占比中,可以看出,行业整体业绩随着猪价走势,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趋势,全年盈利预期承压。其中,海大第三季度利润占比高达36.3%,温氏33.89%,牧原28.7%,显示出其盈利能力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
牧原投资者互动信息显示,9月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1.6元/kg,较1月下降1.5元/kg。而同期商品猪销售5732.3万头,同比增长27%。出栏增长与成本下降,叠加创造出更宽的盈利空间。同时,屠宰业务量1916万头,同比增长140%,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上升到88%。在第三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标志着牧原屠宰业务步入新阶段。
温氏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2.56亿,位列第二。其中猪业盈利约65亿元,是公司利润的绝对主力。一方面,温氏今年成本控制颇有成效,成本最低降至6元/斤。另一方面,将仔猪定位为独立品类,建立稳定外销渠道,仔猪外销成为新增长点。尽管10月猪价下跌导致猪业阶段性亏损,但禽业表现良好,有效对冲单业务风险,双主业策略有效对冲风险。
而海大集团三季度饲料销量延续上半年良好增长态势。尤其是海外饲料外销量上半年同比增长约40%,三季度也持续了稳定增长。海大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响应“一带一路”战略。并拟分拆海大控股至香港上市,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海外业务发展。海外业务的加速拓展,为海大集团盈利增长提供了新赛道。
大部分猪企全年业绩预亏牧原、温氏、神农以成本优势,力争突围
据新猪派调研,自今年8月起,生猪养殖行业已连续三个月陷入亏损状态。10月份,每头猪出栏平均亏损高达287元。尽管行业养殖成本持续下降,但依然难以跟上猪价下跌的步伐。展望2025年最后一个季度,市场行情或在6元左右徘徊。
![]()
成本控制能力是盈亏的生命线。第四季度虽是传统消费旺季,但猪价能否再现强势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自身养殖成本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盈利空间。对于牧原、温氏、神农集团(优秀场线成本已低于6元/斤)等成本领先的企业,第四季度在猪价低至6元左右的行情下,通过多主业运营、风险对冲等手段或能实现盈亏平衡。而成本偏高的企业,若不能在年底前有效降低成本,第四季度恐难扭亏。
![]()
另外,现金流与资金链是生存的保障。对于已经出现亏损的企业,第四季度面临的不仅是盈利压力,更是生存压力。这些企业能否安全“过冬”,不仅取决于市场行情,更取决于其是否引入战略投资者、处置资产或获得新的融资,以度过行业寒冬。
「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版面编辑】孟 轩
【数据调研】孟 轩
【内容采写】孟 轩
【图片制图】孟 轩
【内容审核】李 丹
获取更多数据与资讯
新猪派精选阅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