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9日下午1点02分,东航MU563航班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直奔印度德里。
这架载着248名旅客的航班,不光是一次普通的跨境飞行,更标志着中断五年的中印直航,终于被中国航司正式重启。
![]()
这次复航不是单方面的动作,早在一个多月前的10月26号,印度的靛蓝航空就已经复航了加尔各答到广州的航班。
印方先迈出一步,中方紧接着跟上,这波双向操作下来,才算把五年的断航彻底画上句号。
可能有人会问,好好的航线为啥停了五年?其实原因挺明确的。
2020年一开始是新冠疫情,全球跨境交通基本都停摆了,中印直航自然也没能例外。
![]()
后来疫情慢慢好转,不少国际航线都恢复了,中印这条线却迟迟没动静,核心还是边境冲突的影响,班公湖南岸那事儿,确实让双边关系紧张了一阵子。
如此看来,直航停摆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现在复航也算是顺理成章。
随着边境局势缓和,两国关系慢慢回到正常轨道,人员往来、商贸交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恢复直航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两条航线只是起点,载旗航空或将接力补位
目前中印复航的航线就两条,一条是靛蓝航空的加尔各答到广州,另一条就是东航的上海到德里。
![]()
这个规模跟疫情前比,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我特意查了下之前的情况,疫情前中印之间热闹得很。
光是运营的航司就有6家,中国的国航、东航、南航、山航都在其中,每周飞的航班超过70个。
中国这边的通航点也多,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昆明都能直飞印度,形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空中网络。
![]()
现在就两条航线,显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接下来要做的,肯定是加密航线,慢慢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那谁会是接下来的主力呢?我觉得中国国航和印度航空大概率会加入,这两家都是各自国家的载旗航空,跟普通航司不一样。
载旗航空可不是能随便在飞机上喷国旗那么简单,核心是要配合国家的外交、军事政策,有时候就算不赚钱,也得承接政府的特殊任务,比如撤侨、运输物资这些。
![]()
能让载旗航空通航的国家,通常都是彼此重要的合作伙伴,如此看来,中印载旗航空加入后,航线加密的速度大概率会加快。
出口印度不只是赚钱,还关系到很多人的饭碗
为啥中印这么重视直航复航?说白了,核心还是经济利益,印度这个国家,人口跟咱们差不多,这么大的市场,现在咱们还没充分开发出来。
2024年中国对印度的出口额大概1200多亿美元,看着不少,但对比一下就知道差距了,同年对德国的出口额有1700多亿美元,而德国人口才8000多万,连印度的零头都不到。
![]()
本来想,人口基数大,对日用品的需求肯定旺,咱们出口的大多是廉价日用品,按理说应该很契合印度市场,没想到差距这么明显。
出口对咱们经济的影响挺大的,不少GDP都来自出口贸易,印度这么大的人口红利,要是能充分挖掘,对咱们经济增长的助力可不小。
我甚至觉得,正常情况下,中国对印度的出口额冲到5000多亿美元都不算夸张,现在还差得远呢。
![]()
更重要的是,对印度出口的商品,大多是纺织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
这类产业跟高科技产业不一样,高科技产业自动化程度高,一个芯片厂几百人就能运转,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有限。
但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一样,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很多人的饭碗都靠这些产业。
直航恢复后,货物运输的时间缩短了,成本也降低了,咱们的商品在印度市场的竞争力会更强。
![]()
而且人员往来方便了,企业老板能实地去印度考察,谈合作也更方便,贸易额自然会慢慢涨上来。
本来以为复航只是简单的“空中通道重启”,后来发现背后牵扯的是经济、就业、外交等一系列问题。
这五年的断航,让双方都意识到,保持正常的交流合作,才是对彼此最有利的选择。
![]()
毫无疑问,直航复航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随着航线加密,载旗航空加入,中印之间的商贸往来会越来越频繁。
只要边境局势保持稳定,不出现大的冲突,双边关系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印度这个人口大国,是咱们不能忽视的市场。
![]()
而咱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能为印度市场提供他们需要的商品,这种互补性很强。
如此看来,中印复航不光是恢复了一条航线,更是开启了双边合作的新篇章。
未来,随着贸易额的增长,就业岗位的增加,两国人民都会从中受益,这才是复航最核心的意义所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