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凌风
来源 | 广告案例精选
红墙招牌、五角星logo、老式搪瓷杯配咖啡,这家打着“人民”的旗号,号称“用咖啡讲述中国故事”的咖啡品牌,曾经红极一时,吸引了无数网友前去尝鲜。
![]()
然而最近,“人民咖啡馆”因擦边被官方锤了,人民网和央视网以一篇檄文,公开点名批评“人民咖啡馆”,撕开了这家咖啡馆的真面目。
网友恍然:“原来‘人民’二字,也能被注册成生意经?”
1
近年来,一家名为“人民咖啡馆”的连锁品牌突然在社交平台爆火。
![]()
初看这家咖啡馆的名字,还以为官方开的。
红色主题、怀旧标语、五角星标识,再加上那个让人一眼就记住的“人民”二字,这家咖啡馆迅速走红。
![]()
北京前门店开业时,年轻人排队打卡,照片刷屏小红书:
![]()
复古红墙、仿《人民日报》报头字体、印着“祖国万岁”的外卖袋、搪瓷杯装拿铁,甚至拉花都带着“中国”“当归”字样。
![]()
![]()
有网友调侃:“进去喝杯咖啡像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全程不敢大声说话”。
凭借“国潮”东风,“人民咖啡馆”迅速扩张至全国18个省份、20个城市,开设近30家直营店。
![]()
然而,当消费者捧着印有“人民”字样的咖啡杯时,很少有人知道,这家看似“官方”的咖啡馆,其实只是一家名为要潮(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市场化企业。
以“人民”名义四处销售商品的,竟然只是一家市场化运作的公司!
要知道,“人民”一词具有强烈的公共属性和政治内涵,承载着特定的社会情感与公共利益,不容亵渎,更不能被滥用。爱国饭都做到咖啡馆里了。
![]()
商家直接将“人民”一词用于日常商业品牌,容易让公众误以为该咖啡馆背后有国家机关、公共机构或公益组织的色彩,进而给人以“国企背景”的错觉。
这家咖啡品牌是如何擦边的呢?
要潮(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咖啡店名起初为“THE PEOPLE”,自2022年起先后多次申请“人民咖啡馆”商标,均被国家相关部门驳回。
于是这家企业注册了“潮人民咖啡馆”、“要潮人民咖啡馆”等商标,但在门店招牌和宣传推广时,却刻意隐去“潮”或“要潮”等字眼,直接使用“人民咖啡馆”作为标识,混淆视听。
![]()
名字擦边也就算了,在店铺装饰和品牌标识上设计上,该咖啡馆也各种擦边。
走进咖啡馆,随处可见红色元素,无论是店门口还是外卖袋、咖啡杯都是大大的五角星标识。
![]()
门头上和包装袋上所使用的字体设计与《人民日报》报头字体高度相似,还有仿人民日报排版的宣传单。
![]()
![]()
要知道,“人民日报”四字是有来头的,可不能乱用。
![]()
![]()
![]()
店内滚动横幅上还打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标语。
![]()
![]()
以及老式搪瓷缸、红色五角星徽章周边等带有明确时代和意识形态指向的怀旧元素。
![]()
极具年代感的装修、各种穿越历史时空的摆件,打着“人民”的旗号招摇过市,宣传“用咖啡讲述中国故事”,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
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策略,让品牌蹭上“人民”二字的公共公信力。许多消费者误以为这是官方背景的咖啡馆。
![]()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人民日报下属单位呢,合着不是周边产品啊。
![]()
![]()
2
不光消费红色元素,更讽刺的是,其定价与“人民”定位严重脱节:美式咖啡18元、拿铁26元,随便一小杯20+,这价格可一点也不“人民”。
![]()
网友吐槽“又贵又难喝”,是“人民币咖啡馆”吧。
![]()
![]()
网友建议不如改成“资本咖啡馆”吧,“人民”二字不是资本的敛财工具。
![]()
![]()
![]()
网友辣评:“真正的人民咖啡只有蜜雪冰城”。
建议干脆改名牛马咖啡馆吧。
![]()
11月7日,人民网评发表《“人民咖啡馆”,不妥!》一文,批评其滥用“人民”字样,指出“公共语言是国家的标识,不是品牌的装饰” 。 央视网随后跟进报道,将事件推向高潮。
![]()
文章强调:“‘人民’承载的是公共情感与政治内涵,不容滥用” 。
这篇评论如同最后一根稻草,舆论迅速发酵。
11月8日,“人民咖啡馆”发布道歉声明,承诺中国大陆门店全部更名为“要潮人民咖啡馆”,港澳地区及海外门店保留原名称。
![]()
声明称“对批评诚恳接受、积极整改”,并表示品牌初心是“对‘人民’二字的尊重” 。
但网友发现,所谓整改只是在招牌左上角添加小字号的“要潮”,视觉焦点仍是“人民咖啡馆”。
![]()
网友:改得更诡异了......
![]()
"要潮"人民,听起来更有攻击性
![]()
与此同时,上海四行仓库首店宣布停业整改,北京前门店的咖啡价格已全面下调至20元以内。但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这种“软整改”被指缺乏诚意。
![]()
更抓马的是,河北一家同名门店的神操作更是让事情雪上加霜。
一个名为“人民咖啡馆(河北)”的账号在回复网友差评时,竟然抛出“我就问你是中国人不”的荒谬言论,进一步引发公众愤怒。
![]()
要潮文化公司急忙发布声明割席,称该河北同名店并非旗下店铺,其言论与公司一直秉持的价值观完全背道而驰。
这场闹剧暴露了擦边营销的连锁风险——当符号被滥用,仿冒、混淆随之而来。
3
“人民咖啡馆”并非首个因滥用具有特定含义词汇而翻车的案例。
近年来,随着“国潮”风起,不少企业打起了擦边球。一些商家滥用“红旗”、“长征”、“中南海”等具有特定历史和政治内涵的词汇作为商业标识,不仅混淆公众认知,更是对历史与集体记忆的不尊重。消费红色算是被他们玩明白了。
![]()
更有甚者,打着“退役军人”旗号进行不当营销。近期,网信办专项整治行动中,处置了一批以退役军人名义售卖假冒伪劣商品、进行低俗表演、消费军旅情怀的违法违规账号。
比如网络账号“颜班长(退役女兵)”、“小颜班长(退役女兵)”等,自称退役军人,却发布穿着暴露、含有性暗示的低俗擦边内容。
这些行为不仅违背公序良俗,更是对特定群体形象的损害。
“人民咖啡馆”案例揭示了当下营销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盲目追求流量而忽视底线。
真正的“国潮”内核在于文化自信与品质追求,而非流于表面的符号挪用。
营销可以有创意,但不能无底线。
所有营销活动都必须在法律与公序良俗的框架内进行。拿着“潮人民咖啡馆”、“要潮人民咖啡馆”的注册商标,混淆视听地经营“人民咖啡馆”,既是对法律法规的不尊重,也是对公众情感的伤害。
目前,那个曾经需要排队近一小时才能买上一杯的“人民咖啡馆”,如今门可罗雀。
一句网友评论戳中要害:“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
当商业行为消费了公众对“人民”二字的情感,其失败早已注定。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广告案例精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