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
![]()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李易真) 初见张浩已是傍晚时分,天色渐暗。采访在电话铃声中断续进行——不到一个小时,他接了四通工作电话。面对不同问题,张浩始终语气沉稳、条理清晰地给出答复。而这份从容,源自他多年工作的经验积累。
今年41岁的张浩,现任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注册一处二级调研员,已在药监系统默默耕耘了近20年。2006年大学毕业后,张浩进入原江苏省泰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从事综合监管和稽查执法工作,积累了扎实的基层经验。2015年9月,张浩通过考试,进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注册司综合处;2024年2月,转岗至注册一处,从综合管理岗走向业务一线。
从市药监部门到国家药监部门,从行政岗到业务岗,无论岗位怎么变动,张浩那颗“想把事情做好”的初心始终未改。今年,他获评2024年度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好”党员。而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获得组织肯定——2021年,被评为市场监管总局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2021年和2022年,三次获得国家药监部门“优秀公务员”称号。
面对荣誉,张浩十分淡然:“我只是保质保量地做好了分内的事。”谈起自己的职责,他提到最多的词是“协调”。
“我的工作就像是机器运转中的‘轴承’,主要体现在居中协调上,把技术单位、省级药监部门、企业等不同主体‘串’起来,形成合力。”张浩这样形容自己的角色。
这种“轴承”式的协调作用,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尤为关键。
2024年8月,猴痘疫情在非洲大面积暴发,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药监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张浩接到的任务是牵头协调猴痘病毒检测试剂审批工作。
那段时间,他几乎“长”在了电话和邮件里。为加快推进猴痘病毒检测试剂获批上市,他第一时间通过省级药监部门摸排有意向申报的企业,协调省级药监部门和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提前介入,加强对企业在申报材料和技术指导方面的支持;及时掌握企业申报进度,积极与国家药监局相关部门和直属单位等沟通,尽最大努力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在张浩看来,做好应急审批工作的关键在于“盯得紧”。从组织申报到审评审批,从企业困难到部门反馈,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实时追踪、及时响应。“我的任务就是确保信息不卡壳、流程不断档。企业有任何需求,我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他说道,“工作内容特别细碎,但每一个细节都关系着应急产品的上市进程,所以要时刻紧盯。”
2024年12月13日,两款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作为第三类医疗器械获批上市,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策制定也离不开沟通协调。9月16日,《医疗器械注册自检核查指南》发布。该指南由张浩所在的注册一处牵头,在文件起草过程中,省级药监部门组织的初步论证、行业企业意见、专家团队的反复讨论等,缺一不可又环环相扣。张浩奔波其间,工作忙而不乱。经过多轮征求意见与反复打磨,指南顺利发布,并得到好评。
10年的基层监管工作经历,10年的机关工作历练,令张浩对行业有着直观的了解和理解。在处理信访举报工作时,他能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快速锁定问题所在,并妥善处置,成功化解了多起棘手的信访举报。
作为一名“协调者”,张浩的工作大多隐藏在文件、电话与会议之后。而他如同一个稳固的轴承、一颗不松动的螺丝钉,默默支撑着医疗器械注册审批高效运转。
《中国医药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宋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