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泰州大学生在泰州城南某商场的一段遭遇引发广泛热议:在一条狭窄到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通道上,其行走时不慎刮蹭到商场内运营的“小火车”装饰,竟被索赔300元。
从商场工作人员推诿拒接、报警协调无果,到最终由学生老师出面解决,这起事件暴露的不仅是一场个体纠纷,更是商业空间管理失序下的消费信任危机。
![]()
![]()
![]()
![]()
![]()
01
商业引流的工具还是公共安全的隐患?
商场内的“小火车”本是为吸引亲子客群、营造消费场景的商业配套,然而在实际运营中却成为矛盾的焦点。从网友的评论可以看出,它不仅侵占了公共通道,让行人被迫“侧身穿行”,还因频繁行驶产生的噪音、动线干扰,引发了大量消费者的反感。
有网友直言“每次走路都被滴滴声烦得心烦,恨不得人人给它让道”,更有家长吐槽带孩子时“刚坐上去孩子不愿坐,下车就被工作人员甩脸子”。
![]()
![]()
![]()
此次大学生被索赔事件,更是将“小火车”的“安全隐患”与“管理混乱”问题彻底暴露。消费者行走在公共通道,却因商家设施的不合理布局而陷入赔偿纠纷,这种“行人容错率为零,商家容错率无限”的逻辑,本质上是商业运营对公共空间权益的挤压。正如有网友质疑的:“本是人走路的地方,车子乱停反而讹人,这和‘碰瓷’有何区别?”
02
商场管理:从“甩锅推诿”到“安全缺位”
在这起事件中,商场的处理方式可以说是“不作为的典范”:学生索要老板电话遭拒、报警后仍拖延一小时,最终只能依靠老师介入。这种“踢皮球”式的管理,与网友爆料的“扶梯突然停运、客服电话无人接听、楼管巡查缺失”形成呼应,折射出商场在运营管理上的多重漏洞。
![]()
![]()
商场本应在安全保障、客诉处理方面树立标杆,却屡屡因“管理真空”引发信任危机。有消费者在扶梯停运事件中后怕不已:“大周末客流量那么大,扶梯停在半山腰,要是带孩子摔下去不敢想象”;也有家长因被“小火车”区域的围栏绊倒而怒斥“服务太差”。
![]()
03
消费维权:个体弱势面对商业霸权的无奈
在这场纠纷中,大学生的维权困境极具代表性。面对商家的索赔要求,多数消费者因“怕麻烦”“耗不起时间”选择息事宁人,而少数试图维权的人,却因商家与商场的联合推诿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网友提出的“让其提供价值证明”“咨询运营资质”等建议,虽是理性的维权路径,但也暗含着个体在对抗商业主体时的无奈——多数人既缺乏专业知识,也没有足够的精力与资源去完成这样的“维权流程”。
![]()
这次的“小火车”纠纷,绝非孤立事件,而是商业运营与公共管理边界模糊、消费维权机制缺位的一个缩影。若要重建消费信任,不仅需要商家厘清“引流工具”与“公共责任”的边界,更需要商场建立透明高效的客诉机制,甚至需要监管部门对商业场所的设施运营资质、安全标准进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让商业空间真正回归“服务消费者”的本质,而非成为纠纷与吐槽的“重灾区”。
图文来源:抖音用户@帝蛋
综合编辑:泰州百晓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