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稳增、质效优化
作者 | 胜马财经李察
编辑 | 欧阳文
![]()
在银行业利率竞争加剧、息差持续收窄的行业背景下,江南农商行2025年三季报显示,该行既实现了资产规模与盈利水平的稳健运行,亦直面行业共性挑战,通过业务结构优化展现出较强经营韧性。
胜马财经获悉,截至9月末,该行合并口径总资产达6165.1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5.39%;吸收存款余额4660.81亿元,较年初增长5.78%,占负债比重超82%,存款规模与增量持续稳居常州同业首位;同时,1-9月实现净利润40.28亿元,仍保持“40亿级”盈利体量。
值得一提的是,面临增值税率调整、非标融资压降等影响,江南农商行针对性施策:信贷端以小微业务为核心,对冲贷款增速压力;负债端严控三年期存款额度、下调长期存款利率及差异化定价,非息端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债券交易利得、衍生品业务等方面取得显著增长,通过多元化布局增强盈利稳定性,夯实服务实体经济基础。
规模稳增筑牢根基
结构优化对冲息差压力
资产负债规模的稳步扩张与结构升级,成为江南农商行抵御行业波动的“压舱石”。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该行合并口径总资产达6165.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5.39%,继年中突破6000亿后再创新高,此规模已超越多家上市城商行,巩固了“江苏唯一全球300强农商行”地位。
核心资产端,发放贷款和垫款余额达3776.73亿元,较年初增长4.23%,其中本地制造业贷款、普惠贷款、科技贷款三项关键指标均列常州同业首位,彰显服务实体的定力。
值得一提的是,江南农商行小微业务成为信贷增长的关键动力,胜马财经了解到,该行涉农及小微贷款占比高达八成,2024年复设的小微贷款事业部通过人员权限调整、专业团队组建等举措,单部贷款规模新增超15亿元,有效对冲了结构调整导致的整体贷款增速放缓压力。
负债端的“存款压舱石”作用尤为凸显,且结构优化成效直接缓解了息差压力。截至今年9月末,吸收存款余额达4660.81亿元,较年初增长5.78%,占负债比重超82%,2024年以来存款余额与增量持续稳居常州同业第一。
![]()
当下,银行业在存贷款市场中因同质化业务模式、规模扩张冲动及市场供需失衡,陷入非理性价格战的不良竞争状态。核心特征表现是贷款利率单边非理性下行与存款利率刚性并存,导致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至逼近行业生存底线,同时催生各类违规操作和风险隐患。
面对利率“内卷式竞争”,江南农商行主动推出存款结构优化组合拳,严格管控三年期存款额度并下调长期存款利率,同时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推行差异化定价策略,在稳定存款规模的同时,将付息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为息差企稳创造关键条件。
在行业普遍面临息差收窄的背景下,江南农商行的规模与结构表现更显珍贵。胜马财经了解到,2025 年存贷利差收窄,叠加增值税率调整减收,加之非标融资压降减收,三大压力叠加造成了江南农商行存在客观上的创收压力。
其中,税率调整的影响源于2025年4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增值税简易计税政策适用范围的执行口径》(以下简称《执行口径》),明确指出:“法人机构在直辖市所辖区或地级市所辖区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收入,不属于46号文件规定的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情形”
其中提到的“46号文”,指的是《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金融业有关政策的通知》规定的3%简易计税方法不适用于该行,而需采用一般计税方法实行6%增值税税率。
换言之,由于江南农商行的注册地武进区属于县改区,不再符合3%简易计税方式,而应调整为6%一般征收方式。所以按此新政策,以该行2024年数据为例,预计每年将增加增值税4亿元、增加税金附加0.5亿元,合计4.5亿元。
与此同时,由于触发税率调整的情形与全国多数农商行不同,江南农商行执行的翻倍税率对营收造成明显影响,2025年预计营收减少约3亿元,且对2026年全年营收影响更大,或将减少4.5亿元。
不过,江南农商行并非毫无准备,凭借小微贷款的高占比贡献与存款结构优化带来的成本下降,该行成功将负债成本控制在1.45%的低位,较行业平均水平低0.18个百分点,为业务持续扩张提供了稳定且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同时,该行债券交易及衍生品收益、金租业务的强劲增长也在积极贡献营收。
![]()
盈利韧性源于创新
特色业务开辟增长第二曲线
面对传统息差业务的盈利压力,该行通过“非息补息差”战略打开增长空间,盈利韧性在三季报中充分显现。1-9月,该行实现净利40.28亿元,虽受行业环境影响略有波动,但仍保持“40亿级”盈利体量。
非息收入的大幅增长成为核心亮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6.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主要得益于结算、代理及财富管理等中间业务的拓展。投资端表现更为亮眼,实现投资收益24.71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债券交易利得和衍生品业务盈利同比均增长超过60%,多元化投资布局有效对冲了信贷业务的短期波动。
特色业务的深度布局则为江南农商行的长期增长注入动能。在绿色金融领域,该行制定《2025—2027年绿色银行发展规划》,截至9月末,绿色信贷余额达358.79亿元,较年初增长39.11%,累计投放碳减排贷款48.85亿元,并成功承销首单可持续挂钩债券,将融资成本与企业碳减排绩效挂钩,获“常州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绿色生态)先进集体”称号。
科技金融方面,“江南科贷”品牌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贷款余额达322.88亿元亿元,在常州同业中占比超1/4,并对接40余家股权投资机构落地多项特色业务。
普惠金融的“深耕”成效同样显著。面对结构调整导致的贷款增速放缓压力,江南农商行通过机制创新激活小微市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小微贷款事业部贷款规模达25.30亿元,较年初增加15.27亿元,实现贷款利息收入0.63亿元。同时,江南农商行在人员配置上进行机构内部改革,增加零售客户经理1000万元以下公司贷款权限,进一步开拓小微市场。
![]()
风险防控筑就安全垫
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能
在业务扩张与创新的同时,江南农商行始终将风险防控置于优先位置,三季报展现出“不良双降、资本充足”的稳健态势。
截至2025年9月末,江南农商行母公司口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10.71%,较7.5%的监管最低要求高出3.21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达12.14%,资本充足率达15.02%,三项指标均远超监管红线,核心一级资本净额达372.19亿元,为风险抵御提供雄厚基础。
资产质量的持续优化更显含金量,截至今年9月末,江南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28%、不良资产率为0.94%,较年初分别下降0.02、0.07个百分点,实现不良“双降”;拨备覆盖率213.5%,风险抵补能力处于行业较好水平。
这一成果得益于数字化风控体系的深度应用,江南农商行以“小江智脑”大模型为核心的风控平台,构建“五芒星”管控模型,实现客户全周期管理与精细化画像,不仅极大改善了客户体验,也将人工客服从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数字化转型更全面赋能江南农商行运营效能提升。在运营管理领域,OCR大模型将字符识别精度提升至99.5%,实现交易凭证自动核验;授权管理线上化改革后,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场景化服务的落地则实现了“金融+民生”的协同发展。
在银行业深度转型的关键期,江南农商行的三季报勾勒出一幅“规模稳增、质效优化、风险可控 的发展图景。面对增值税调整、息差收窄等客观压力,该行通过存款结构优化、成本管控守住经营基本盘,更以绿色金融、普惠创新、数字化转型开辟增长新路径,并用6165亿资产规模与40亿级盈利体量证明了地方法人银行的发展韧性。
作为扎根常州的金融主力军,江南农商行747.29亿元涉农贷款、2019.3亿元民企贷款的投放,358.79亿元绿色信贷的落地,既契合了“新能源之都”的产业导向,更践行了服务“三农”与实体的初心。
未来,随着《2025—2027年绿色银行发展规划》推进与“融E链”等模式的深化,这家全球300强农商行或将持续书写“金融为民”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升级提供更坚实的金融支撑。
![]()
END
胜马财经诚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