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阳阳
“以前,禁挖期一结束,扎堆儿报审批,光等现场勘验就得十几天。现在,提前一个月看完现场,到日子当天就能拿证!”哈尔滨水务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前期部部长代云奇的感慨,道出了“预勘验”服务模式带来的效率变革。针对城市道路挖掘审批“旺季扎堆、淡季闲置”的痛点,哈尔滨市城管局创新推出地下管线施工“预勘验”服务,将审批关键环节前置,让企业办事效率大幅提升。
受季节和道路养护影响,哈尔滨每年10月20日至次年的4月20日为道路禁挖期,这一规定导致供排水、燃气、供热、电力等数十家基础设施企业,在禁挖期结束后集中提交申请,审批人员和现场勘验力量严重不足。
“以往,审批窗口工作人员一天最多能收到20多份申请,现场勘验工作十分繁忙。为避免耽误项目建设工期,确保项目建设按时有序推进,优化挖道审批流程,我们推出‘预勘验’模式,将地下管线施工挖道审批的现场勘验环节,从原流程第三环节前置为首个环节。”哈尔滨市城管局副处长曲曙宇介绍,企业施工项目取得规划部门同意后,可在每年的4月20日前与城管局审批部门提前预约,审批部门可提前进行现场“预勘验”。经勘验合格后,一个月内有效,申请人可直接办理挖道许可手续,审批部门即时出证,不再履行现场勘验程序(挖道施工方案出现变动的情形除外)。此外,每年的4月20日至10月20日期间,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也可以就挖道审批的现场勘验环节,在施工前提前一个月预约,审批部门提前勘验施工现场,以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此前审批需企业交材料、窗口审核、再勘验,全程至少3天。如今开工前一个月即可完成勘验,材料通过后最快1天领证,有效解决禁挖期后审批难题,为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目前,该模式已入选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创新实践案例汇编。
“去年,哈尔滨市城管局主动对接我们,启动‘预勘验’模式,联合规划、交管等部门提前到现场定方案、核面积,禁挖期一结束就为企业发放许可,保障项目按时开工。不仅没耽误施工,还提前发现了一处地下管线交叉问题,避免了后期返工。”华能供热生产调度中心副总调度长岳国祥说。
在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的指导下,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鸡西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等地积极借鉴并复制推广该模式,助力更多地下管线施工项目破解审批难题。截至目前,全省累计为73家管线建设单位办理挖掘道路审批手续244笔,节约企业时间878天,有效减轻企业时间成本,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